忙活了整整一下午,工作室一下子就變得干凈亮堂了。
接著給工作室添了兩張辦公桌,幾把椅子,沙發,茶幾,墻上掛上幾幅畫,再買來幾盆花,工作室就算是收拾好了。
孫雪和蘇迪還是有點小小的興奮。
這是他倆的第一間工作室,雖然工作室只有兩個人,不過標志著他倆的創業正式拉開了帷幕。
蘇迪背著手在工作室里轉了一圈,一臉認真對孫雪說:“以后這里我就是老板。”
孫雪不服氣的問道:“那我算什么?”
蘇迪把孫雪上下打量了一番,一本正經的說:“我覺得你適合做老板娘!”
孫雪笑了,給蘇迪背上就是一拳,說:“你想的真美!”
……
有了工作室,蘇迪和孫雪的干勁十足。
蘇迪現在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雜志上,閑下來的時候他就聚焦在創作上,開始大量的投稿,他必須要靠稿費來支撐雜志的生存和工作室的開支。
孫雪因為自己的小說火了,報紙,電視臺對她事跡的報道,讓孫雪在泉城市一下子就火了。
她成了泉城市的勵志青年,邀請她前去作演講的,談合作的單位越來越多。
不過現在孫雪冷靜了下來,她只是選擇性的去做演講。
上次演講暈倒的事,讓她不斷的反省自己。她覺得以前的自己太在乎名譽,太在乎別人的感受。其實那都是身外之物,虛頭巴腦的東西。
經過那些事,孫雪不再對名譽看的那么重要了,她想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創作上。
孫雪開始了自己第二本小說的創作。
現在她的收入就兩部分,一部分是周報連載小說的稿費,這個很穩定,每個月都有兩千元左右。剩下的就是自己小說的銷售收入,這個不穩定,有時候只有幾百元,好的時候也有上千元。
不過小說的銷售收入是一個長期的收入。
因為自己有了一本暢銷書的歷史成績,給孫雪帶來了很多的便利和機會。
泉城市的各大報紙雜志紛紛向孫雪約稿,一時間孫雪的稿子就有點供不應求了。
孫雪的名人效應,也給孫雪帶來很多的機會,泉城市日報和周報先后向孫雪拋來了橄欖枝,希望孫雪能夠到他們報社去做編輯,孫雪還是婉言拒絕了。
孫雪的學業還沒有完成,她不想半途而廢,雖然報社編輯這份工作對一位中專學生來說已經算是非常好的一份工作。
不過孫雪清楚自己的水平,她之所以現在小有名氣,并不是自己的文學水平很高,而是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在里面。
相比于蘇迪來說,孫雪在文學上的造詣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孫雪寫完稿子后,蘇迪就是她的第一位讀者,蘇迪會很仔細的給孫雪的文章提出很多的修改意見。
這樣的方法,讓孫雪的水平在快速的提高。
孫雪為蘇迪寫的長篇小說也開始在論壇上連載了。孫雪敏銳的嗅覺告訴她,網絡將是推廣自己的一把利劍,如果利用好了,會讓她的寫作道路事半功倍。
互聯網剛剛興起,正在快速的發展,孫雪就很敏銳的抓住了這個機會。
孫雪的小說能火,很大程度上還是要歸功于剛剛興起的互聯網。
當很多的文學愛好者和作家還在用傳統的紙筆進行創作時,孫雪已經開始在電腦上碼字了,而且她還抓住了一個最大機會:互聯網。
孫雪正是抓住了這個機會,才讓她比更多的文學創作者走的更快更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