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上門和供應商談判,孫雪自信心就受到不小的打擊。
她選了所有合作供應商中相對有實力,合作時間最長的一位供應商。
孫雪坦誠講了自己公司目前遇到的困難,態度誠懇表達了想繼續沿用信用付款的想法。
供應商聽后果斷拒絕:
“孫總,不是我為難您,要是換做以前,我二話不說答應你。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還按之前那我只有死路一條,您公司要生存,我自己公司也要生存。
以前,我還能靠大額銀行貸款緩解資金壓力,現在,從銀行那里不但貸不到一分錢,他們還要催促我們趕緊還款,您說您難,其實.....我們比您更難。”
聽到供應商這么說,孫雪只好做出讓步。
“我能理解您的難處,要不這樣,我們互相退讓一步,貨款也不半年一結了,就一季度一結。這樣,我們雙方資金壓力都會小一點。”
“孫總,并不是我們不愿跟您做生意,您是我們的客戶,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但您談的條件我實在無法滿足,我不能因為這筆生意而最終賠上我的公司吧!”
“再說了,據我所知,您公司之前和外地供應商都是現款現貨,況且,我們的價格比對方要低了很多。”
孫雪一時無語……
她據理力爭,最終還是沒能談攏。
對方立場堅定。
要么不做這筆生意,要做就現款現貨。
從供應商那里出來,孫雪很失落。
她天真的以為,供應商之所以要求現貨現款,根源就是資金壓力太大。
她萬萬沒想到,這位供應商只是在她面前演戲而已。
其真正的目的,是她競爭對手一心想趁機將她公司搞垮。
她的競爭對手,也是這次全運會項目承建公司之一,只不過,他們拿到的項目比孫雪公司少了很多。
因孫雪和陸霍華強強聯手,硬生生奪走了本屬于他們的兩個球館項目,致使對方對此事耿耿于懷。
當他們得知,陸霍華公司股東撤資,孫雪公司又面臨資金上的困難。
于是,對方就出此下策。
他們找到和孫雪合作的這家供應商,提出了現貨現款的合作模式,并在供應商那里大肆造謠,說孫雪公司馬上資金鏈斷裂,很快就要宣布破產。
并慫恿供應商,為了防止到時候收不回貨款,最好從孫雪那里收回欠款,施行現貨現款模式。
供應商聽信了對方的謠言,于是堅決要求現貨現款。
對方又在孫雪合作的其他供應商那里,大肆渲染孫雪公司要倒閉的謠言,讓他們最好趕緊收回貨款,就算合作,也要現款現貨。
對方的目的很簡單,孫雪搶走了他們的生意,他們就要將孫雪的公司搞黃。
孫雪從供應商那里出來后,又馬不停蹄趕往下一家供應商那里。
讓她沒想到的是,這位供應商的說辭竟然和上一位如出一轍。
她就納悶了,不禁問一句,“趙總,不會是有人在你面前說我什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