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華好奇的問:“奶,您把皮裝起來干嘛?”
“等會用水煮了喝梨水啊,放兩粒糖精很甜的。”
老太太說的理所當然,李文華卻聽的大感震撼。
這年代只要是能吃的,真是一點不浪費啊。
周老爺子接過梨沒有自己吃,反手就給了小丫頭。
“姥爺,我已經吃過一個了。”
“是嗎,那還吃不吃?”
小丫頭搖頭:“姥爺吃。”
周老爺子很開心,這梨吃起來都覺得格外甜。
吃完一個梨,他打開包裹,里面有一套衣服,一支鋼筆,一塊老舊的懷表,一本書,一雙滿是補丁鞋底都爛了的布鞋。
這是他離開家時穿著的布鞋,一直沒舍的扔。
看到這些東西,他又想到了當初提心吊膽的日子。
這么多年他從沒睡過一次好覺,直到昨晚喝醉了,才踏實的睡了一晚。
他又打開了那個信封,并沒有避諱李文華他們。
數了數,一共有1980塊錢,如果按照處級干部工資補發,每月應該是155塊5,十一年就有兩萬多,但很顯然不是這么補發的,他只是以后享受處級退休干部待遇。
當時有人是贊成按處級干部工資補發的,但有人提出質疑,說他這些年并沒有在工作,當初也不是處級干部,認為這不合理,而且正是缺錢的時候,兩萬多太多了。
李文華也看到了,心里默默算了下,相當于每月按15塊錢補發的。
除了錢,還有一些糧票、布票、煙票、酒票、糖票,以及一張自行車票。
周老爺子招手道:“大外孫,來,都是大小伙了,也得有點錢傍身。”
李文華拒絕道:“姥爺,我不缺錢,您看。”
他去把挎包拿了過來,隨手一掏就拿了上百塊錢出來。
周老爺子驚訝道:“嚯,我大外孫這么有錢啊,那姥爺就不給你了,等沒錢在找姥爺要。”
他發現自己是真沒東西送,錢送不出去,票也都是一些家用的東西,送給孩子也不合適。
把自行車票用了,買輛自行車倒是合適,但親家已經有三輛了,他自己家還要用,所以也不合適。
兜兜轉轉二十多年,連拿得出手的東西都沒有。
他拿起桌上的老舊懷表,別說,質量挺好沒壞。
“文斌,你大哥有手表,這塊懷表姥爺就送給你了。”
李文斌憨憨的摸出一塊懷表對比了一下,發現自己手上這塊更新,咧嘴一笑道:“姥爺我有了。”
這是那些劫匪貢獻的,李文華有手表,就把懷表給了他,剛好他嫌手表戴著礙事,懷表就挺好。
周老爺子:……
這怎么送個東西這么難。
他還就不信了,今天必須送樣東西出去。
拿起那支鋼筆,打開筆帽看了下,應該沒問題,能用。
“小娟,你是不是要上學啦,姥爺把這支鋼筆送給你好不好?”
“姥爺我有鉛筆,鋼筆太麻煩了,大哥那支鋼筆一直沒墨水,寫不出字來。”
周老爺子這下是真有些郁悶了,想當初咱也是有過好東西的,但是都當經費給用了,現在愣是沒有拿得出手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