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那頭母牛要生了,你三爺和你二叔昨晚就去那守著去了,你兩個嬸子估計也在那邊,老大帶著村里人去修水渠了。”
每個地方到不忙的時候,就會組織人去干活,有的挖水庫,有的修堤壩,一直到大集體結束,之后再也看不到幾千幾萬,甚至十幾萬人肩挑手扛鋤頭挖的干活場景。
很苦很累,只有工分和一口吃的,大家卻干的熱火朝天。
這時候牛生崽是件大事,人生孩子只是自家操心,牛下崽全村都操心。
多一頭牛,養大后村里耕田能快不少,還能拉東西,用處不是一般的大,甚至多點牛糞也是好的。
“那我也去看看。”
三奶還想讓他暖和下身子,已經讓二嬸去燒另一間屋里的炕了。
“牛棚那里臭烘烘的有什么好看的,再把你衣服給弄臟了,大孫子咱們就在家休息。”
李文華也好動,這年頭又沒手機,待家里能無聊死,穿這身衣服在村里溜達還能給三爺撐撐場。
“沒事的三奶奶,我不進牛棚就在外面看。”
“那三奶奶陪你一起去,免得有不長眼的想賴上你。”
李文華想想好像也不是沒有可能,現在村里河那么淺,又是冬天,跳河的戲碼不可能,但扯開衣服往身上貼就說不準了。
窮則思變,為了能吃飽過好,什么辦法都可能想得出來。
說這年代的人淳樸確實沒錯,大多數是淳樸的,但不代表群眾里就沒壞人。
兩人和二嬸打了個招呼一起出門,碰到男的還好,碰到女的三奶就跟護雞崽似的擋在前面。
村里見到李文華的都差點驚掉下巴,以前那個初中畢業找不到工作的小子,轉眼竟然成了公安?
當初她們背地里還笑話過李文華沒考上中專,說他家浪費錢讀書,最后還不是回來種地。
有個大娘夸張的驚呼:“喲,這是文華嗎?他嬸子,我沒看錯吧,文華什么時候成公安了?”
三奶往前一步,擋住想伸手摸李文華衣服的大娘:“你沒看錯是我們家文華,精神吧?看看就得了,可別上手摸。”
說著還瞥了眼大娘的手,沒洗手就想摸,想得美!
大娘訕訕的收回手,“是很精神,他嬸子,這什么時候的事,怎么一點沒聽說。”
“不久,我們家文華住城里,你上哪聽說去,我都才知道,下次再聊,我得領我們家大孫子去看牛生崽了。”
等李文華走過大娘,三奶又故意落后一步擋在后面。
大娘啐了一口,小聲嘀咕道:“切,神氣什么,又不是你孫子有什么好得意的。”
也有真心夸李文華有本事的,為他能當公安感到高興。
李文華感受到真心實意的一般會給發支煙,碰到虛情假意的就算了,這種都是三奶出面閑扯兩句。
牛棚附近有不少人,都是村里來看牛生崽的,但又不能靠太近,免得牛受驚出什么意外。
有人見李文華穿著公安制服驚呼出聲:“我的媽呀!快看,李文華當公安了。”
三爺從牛棚里探出頭罵道:“誰他媽再大聲說話我就打斷他的腿,驚著牛了怎么辦?”
看到李文華后也準備大喊,又自己捂住了嘴,招手讓李文華過來。
稀罕的看了會才笑著說:“不錯,穿在你這躲懶不上工的小子身上還挺像那么回事。”
李文華過來的時候特意拿了爺爺的煙桿,背在后面的左手放到前面,手指轉動著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