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領導們有些不放心,決定派人跟過去瞧瞧,別把自家的破事捅到上面去,大家全倒霉。
不過自行車哪能和趙鵬飛開吉普比,灰都吃不上,不知道具體跑哪個生產隊去了,只能朝著這個方向一村一村的問。
趙鵬飛主要目的是想看海,長這么大,也就只能看看帶海字的北海公園,還不知道海長什么樣,所以車子并沒有進村。
到了海邊,李文華就丟下二人,找借口自己溜達去了。
這時候船業不發達,晚上一般不出海,基本都是早上天蒙蒙亮出海,天黑之前回來。
此時距離天黑也不遠了,正好是漁船回來的時候,他在一個簡陋的漁船碼頭看到有三艘船在搬運著漁獲。
漁民們也沒有什么好的裝具,不是籮筐就是木桶。
這時候近海資源豐富,運氣不差的情況下,漁獲還是不錯的,眼前三艘船都搬了不少漁獲下來。
李文華走近時,看著像父子的兩人挑著筐正準備走。
“老鄉,勞駕等一等。”
大叔停下來瞅著他,一看是公安,趕緊將肩上挑著的魚獲放地上:“您介似有嘛事啊?”
李文華客氣的給遞了支煙過去:“叔,我想找您買點魚,您看成不?”
大叔可不敢賣,你一個公安我哪敢賣,前頭剛賣,后頭就給抓起來咋辦?
李文華也知道自己這身衣服容易讓人誤會,不過有壞處也有好處。
好處是買的量多,萬一被生產隊的其他人看見,人家也不敢吱聲,或者誤以為是公家來采購的,壞處就像現在得讓人家相信真是買魚的,而不是釣魚執法。
“叔,您別怕,真要像您擔心的那樣,我也不會穿著這衣服來不是嗎?”
多說兩句大叔就聽出口音不是本地人,心里信了七八分。
“介樣兒啊,你也別買咧,我送你得嘞~”
大叔以為就買個幾條,為了幾條魚不值當冒險,不收錢送總不至于抓自己了吧。
“別,叔,我要的比較多,單位人多少了不夠分,您看這樣成不,兩擔魚我買一擔,留一擔您好回去交差。”
李文華攔住伸手去籮筐里撿魚的大叔。
另一個應該是大叔的兒子,也放下擔湊近了問:“同志,您真不是騙我們的?”
李文華有些詫異,這青年普通話不錯。
這年頭很多老師上課都是講地方話,普通話好的人不算多,看看上面那幾位領導就知道了。
“我不騙你們,我真買一擔,連筐子一起買,不然我沒東西裝。”
青年心動了,能見著現錢比只記工分有誘惑力,再說工分什么時候都能賺,錢可不是隨時有機會賺的。
李文華見他用手遮住,在大叔耳邊嘀咕了一陣后,大叔露出糾結的表情。
青年又扯了下大叔的衣服,大叔這才答應,“你掏多兒錢?”
李文華自己都是個門外漢,哪知道這時候海鮮什么價格,“要不您說個數,合適我就買,不合適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