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聞言開玩笑道“你這可就有點封建迷信了哈,只要是認真讀書住哪考不上大學,干嘛非要搬到我們院去。”
“得了,你們聊,我回去看看劉光齊昂。”
話落,曹魏就在兩人的道別下,邁著小步子慢悠悠的出了街道辦大院,向著九十五號院走去。
不過看劉光齊是不可能看的。
而且估計那貨既然早上來街道辦,現在應該也早就離開四合院了。
現在他更想知道的是,在劉海忠發現劉光齊下鄉之后會是一個什么反應。
可真當曹魏回到四合院,準備興致勃勃的看上一場鬧劇的時候,卻發現此時的老劉家竟然一切如常。
劉海忠在軋鋼廠上班,光天光福兩兄弟在學校上學,只有一大媽一個人在家里哼著小曲的洗洗涮涮,一副心情不錯的樣子。
光是看這模樣,曹魏就知道,一大媽本人是還沒發現他家大兒子的異常呢。
所以曹魏就放出精神力透過老劉家窗戶,查看起了老劉家的衣柜。
畢竟按照這個時代人的習慣,一般都會將家里一部分錢藏在衣柜里方便應急取用。
果不其然,當曹魏的精神力透過窗戶和衣柜的木板,就在衣柜下方找到了一個放著各種票證,還有少部分錢財的暗格。
而這個暗格中最顯眼的,就是放在那些票證之上的一張,疊的四四方方的信紙。
曹魏看到后當即有些好奇,心念一動果斷利用精神力將那張信紙收進儲物空間,然后再取出。
然后他就靠著劉海忠家的院墻,大大咧咧的打開,想要知道這張能放進暗格的信紙中會藏有怎樣的秘密。
然而當曹魏看清里面的字后,他卻是瞬間嘴角下壓,失去了對秘密探究的興致。
無它,只因為這張信紙是劉光齊寫的。
而且從這封信的內容來看,很有可能就是劉光齊今天放進去的。
因為信件上面不但交代了劉光齊明天要下鄉的情況,還交代了他在柜子里拿走了三千現金,和部分票據傍身的事實。
不過看到最后,曹魏卻是有點欣慰了。
因為這次拿家里錢跑路的劉光齊竟然在信紙上寫了這錢算是他借的,以后有機會回來或者是賺了錢還上。
除此之外也感謝了劉海忠夫婦這些年的養育之恩,以響應國家號召,不忍經歷離別之苦的借口,寫下只能出此下策不告而別的言論。
還說等他在那邊穩定下來,會往家寫信報平安,希望劉海忠夫婦不要太過傷心云云。
曹魏從頭看到尾,刨除后面騙劉海忠那些冠冕堂皇的廢話之外,他對劉光齊表示對在家里不告自取的這筆錢以后會還上這點,還是比較看好的。
這不比原劇里新婚卷款跑路之后,連個交代都沒有的劉光齊要好多了。
不管是因為前兩天自己對他說的那番話起了作用,還是因為沒了媳婦的枕邊風帶來的改變,起碼現在的劉光齊態度端正,還沒發展到原劇中那種白眼狼的程度。
就是不知道當劉海忠夫婦發現家里的三千塊變成一封離別信后,他倆還能不能頂得住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