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戰了三年,一千多個日夜,終于出了成果,所有研究人員都是歡喜的,激動的,第一時間報了上去。
上面很快來了人,驗證后給予了表彰,然后工作推進到第二步,研制成藥,迎戰新一年的瘧疾爆發。
這一年的瘧疾比往年都來得快,來得迅猛,但有了青蒿素很快就控制住了,死亡人數比往年大福降低,也在實踐中驗證了青蒿素的有效。
中秋過后,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報道了抗瘧成功的好消息,表彰了抗擊在前線的工作人員,有屠組長的名字,也有蘇采薇的名字。
這日早上,劉湘湘如往常一般去廣播站。
同事遞給她要播報的新聞,指著上頭一個名字問道:“小劉,這位蘇同志是不是你們大院的?”
劉湘湘聽到“蘇”姓并沒有多少反應,因為蘇采薇下放到偏僻公社都兩年多了,能不能回來都說不定,劉湘湘早就不把她當對手了。
“你弄錯了,能上人民日報的哪是一般人,跟我們大院扯不上……”
劉湘湘拿起新聞稿隨口回道,但話未說完聲音戛然而止,身下的椅子卻發出刺啦一聲,突兀又尖銳。
同事連忙幫忙扶了下椅子,便看到劉湘湘臉色極為難看,不由得問道:“小劉,你咋了?哪里不舒服嗎?”
劉湘湘瞪大眼睛反復看了好幾遍,但新聞稿上“蘇采薇”的名字都沒有消失,但她隨即安慰自己,全國同名同姓的人多了去了,被表彰的絕對不是她的仇人蘇采薇!
“王姐,我嗓子忽然有些不舒服,這篇新聞稿你來播吧。”劉湘湘將新聞稿塞給了同事。
就算只是同名同姓,她也不做這個念稿人!
同事沒多想,替了她這工作。
劉湘湘無事可做,便打算提早下班,臺長卻找上她。
“小劉啊,剛剛新聞稿你看了吧?我剛跟上面確認了,被表彰的那位蘇采薇同志就是咱們部隊醫院的蘇醫生,你倆同住一個大院,對她應該熟悉吧?”臺長期待地問道。
劉湘湘指甲都掐入肉里,半響才擠出一句話:“我跟她不熟。”
“不熟也沒關系,她現在應該還未回來,你就采訪一下她的家人,寫一篇頌揚她的稿子出來。”臺長鼓勵地拍了拍她的肩,“小劉同志,我相信你能完成這個任務。”
劉湘湘一口血差點嘔出來。
回了大院,又聽到一個個都在夸贊蘇采薇,劉湘湘差點嘔出第二口血。
到家后,又被丁宗光埋怨回來太晚,劉湘湘自然不憋著,夫妻倆大吵一架。
另一邊陸家卻是一片喜氣洋洋。
一家子連同三歲的雙胞胎都爬在桌上,反復看人民日報上那篇報道,開開心心地指著蘇采薇的名字喊媽媽。
石靜蘭在兩娃臉上親了一口笑道:“沒錯,那是你們媽媽,她應該快回來了。”
省城研究組。
組長在問詢蘇采薇的意向,因為京城屠組長給她發了邀請,希望她能調過去加入他們中醫藥研究組。
蘇采薇只是短暫考慮了一下,就歉意地對組長道:“我的家在海島,我想回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