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有個傳統,當大家意見不一致時就進行表決,結果是一比三。
沒錯,雙胞胎還沒有表決權。
石靜蘭是那個孤零零的一,于是雙胞胎的命運被決定了,明天就轉去二年級。
第二天,蘇采薇將雙胞胎送到學校,然后騎著單車前往茶林公社。
這是距離農場最近的公社,只有二十多里地,是她特意跟老院長申請的下鄉地點。
兩孩子還小,她想盡量離他們近一些,這樣每周的休息日她還能騎車回農場聚一聚。
這一次,她沒有直接進駐公社衛生所,而是拿著介紹信去了
大隊干部看了介紹信,得知她是部隊醫院下派來的醫生,計劃在這待上半年,頓時喜出望外,連忙招呼人給她安排住處,又喊自家婆娘殺雞待客。
蘇采薇連忙攔下:“我下來不是為了做客,是來工作的。大隊長將我安排在知青點就行,我也隨他們一起吃飯。”
她拿出一沓糧油票遞過去,但大隊長堅決不收。
“蘇同志,我們大隊是窮,但良心是有的,你從大醫院下來為我們農民治病,就是我們的恩人啊,我要收了你的糧票,脊梁骨都得被大伙戳斷。”
聽他這么說,蘇采薇只好將糧票收了回去。
社員們聽說村里來了一個醫生,下工后都顧不上清洗腿上的泥就趕過來瞧她。
無他,大隊之前連個赤腳醫生都沒有,看病難啊。
蘇采薇整理好了鋪蓋,就走出知青點的房間,笑著與社員們打招呼,結果他們反倒不敢靠近了。
許多年輕小伙紅了臉,急急退到溝渠邊清洗手腳。
大娘小媳婦們看看自己粗糙的手,摸了摸自己曬得黑紅的臉,再看看對面年輕又漂亮的女醫生,頓時自慚形穢,哪敢再上前?
蘇采薇見此,主動上前握住一個老太太的手,笑道:“大娘,我是這新來的醫生,我姓蘇,您以后身體有哪不舒服,盡管來找我,只要不抓藥,都不用花錢。”
聽到不抓藥就不花錢,大伙的眼睛不由得亮。
老太太也有些心動,遲疑問道:“閨女,我的眼睛看東西有些模糊了,不花錢能治嗎?”
蘇采薇笑道:“我給您試試。”
她把老太太引進了房里,檢查了一番對方發濁的眼睛,然后取了針扎在幾個明目穴位上。
十幾分鐘后,老太太就驚喜說道:“我眼睛好多了,能看到門外的東西了!”
有了老太太這一例證,大伙頓時激動起來,顧不得其他了,紛紛圍過來請她看診。
還是大隊長過來趕人:“天都快黑了,蘇醫生也要吃飯了,你們要看病明天再來。”
大伙一聽在理,紛紛散了。
只是沒一會兒,就有不少人家或拿著瓜果,或端碗菜送過來,不等她拒絕,放下東西就跑沒影了。
蘇采薇哭笑不得,只能記下這份情,然后跟這里的知青一塊分食了。
夜里,有幾個膽大的小伙偷跑去大隊長跟前,打聽蘇醫生有沒有對象,結果無一例外挨了訓。
回到家后,還被娘老子抽了一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