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
飛鷹隊每一個飛行員,都切切實實地體驗了一次應龍戰斗機。
高直航雖然把他的飛機當成寶貝。
架不住兄弟們眼饞。
只能借給兄弟們一人開一次。
只是。
這是他們當飛行員以來第一次夜航。
駕駛艙外漆黑一片。
什么都看不見。
他們甚至無法確定哪邊是天,哪邊是地。
一切。
僅憑感覺。
“沈亦琴,你那邊怎么樣?我這邊什么都看不見啊!”
“我也一樣。”
“難怪參謀長要咱們寫遺囑,不會真的飛不回去了吧?”
“在天上別瞎說。”
沈亦琴凝視著眼前一塊巴掌大的方塊。
方塊中間有一條水平線,泛著綠光。
水平線向上是十幾條刻度線條。
在那些固定的刻度線條外,還有一條不斷左右揮動的線條。
沈亦琴:“李耳。”
“你仔細看操控臺。”
“是不是和我們在模擬倉夜航訓練時候的一模一樣?”
…
“等等!”
李耳看著操控臺。
他輕輕搖晃著操縱桿。
操縱桿晃動的時候,中間那條線也會跟著傾斜。
“老沈!好他媽神奇哦!”
“……”
在倆人探索飛機中控臺時,束北斗道:
“2號,3號,1號叫!”
“2號收到。”
“3號收到。”
…
束北斗握著話柄,他嘴角貼著話筒,眼睛一刻不停的注意著雷達顯示器。
他在雷達上面能看清2號和3號的高度,距離,和方向。
“我們在最新一批的應龍戰斗機操控臺,加裝了航行雷達。”
“你們剛剛看見的那塊巴掌大的顯示器。”
“就是雷達根據你們的飛行姿態,發出的信號。”
“顯示器上揮動的那條線,是用來觀測空中目標和地形地物的偵測線。”
“它能幫助你們辨別當前的方位。”
“飛行高度,飛行姿態,甚至能偵測出空中目標。”
“在你們雷達顯示器上有一個移動的熒光點,那就是你們互相的僚機。”
“你們需要根據航行雷達提供的方位,計算出你們所在的距離,然后找到目的地坐標。”
…
沈亦琴:“2號收到。”
李耳:“3號收到。”
…
束北斗松了口氣。
他身后一群工程師圍成了一個環形,把束北斗包圍了起來。
他們當中有人是海歸回國的科研人員。
有人是錢偉紳等九位學術專家的親傳學生。
在研制機載雷達的工作中,他們幫束北斗解決了很多麻煩。
甲314雷達顯示器是葉安然早就提供的。
只有一個。
應龍戰斗機上的機載雷達顯示器,是束北斗找到謝柯,謝柯掛電話到滬城德意志外聯部,找安娜部長搞到的crt顯示器。
1897年,德意志物理學家布勞恩發明了陰極射線管(crt),后來被廣泛運用到了電視機上。
crt顯示器是靠電子束激發屏幕內表面的熒光粉來顯示圖像的。
由于熒光粉被點亮后很快會熄滅,所以電子槍必須循環地不斷激發這些點。
crt顯示器每個像素中都擁有紅、綠、藍三基色。
束北斗拿到crt顯示器后。
和數十名專家,工程師閉戶不出,鉆研它在機載雷達上的作用。
最終。
在應龍戰機加裝天線平臺穩定器,通過傳感器連通crt顯示器。
己方目標顯示綠色。
敵方目標顯示紅色。
地形地貌顯示藍色。
在經過多次地面試驗后,束北斗和同行科研小組方才準備上機測試。
他們看著甲314雷達傳回來的畫面。
2號和3號正在轉向。
在警戒雷達的標記下,能看清楚他們的意圖,是鶴城機場。
成功了!!
束北斗看到眼前這一幕,眼圈瞬時泛起了淚光。
啪啪啪
指揮塔內掌聲轟鳴。
這是他們研究數月的成果!!
是每一個人夢想的樣子。
束北斗扶著桌案,他緩緩走出人群,接著兩腿一軟,直愣愣地栽倒下去!
:<a>https://m.cb62.ba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