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咱們走吧!”李青香起身,招呼趙清隼,關上門,抱著洋洋,“我這外孫女沒人帶,得帶上一起走。”
趙清隼沒意見:“可以,我們走吧!”
上了車,他跟李青香探討。
“李大姐!你外孫女身上的衣服是你做的?你是怎么想到把衣服做成這個樣子的?好特別的設計。”
對于服裝,李青香是有發言權的,前世她看過太多好看的衣服。不管是男裝還是女裝,童裝,她都見識過許許多多不一樣的款式。
那會兒她年紀大了,也不做衣服了,但總愛琢磨。
看見人家身上穿的新衣服,就愛琢磨這是怎么做出來的,怎么裁剪,怎么車,紐扣是怎么釘上去的,每個紐扣之間的間距是多少。
別說紐扣都是用針線縫上去的,有些根本不是,是機器打上去的。
目前還沒到那個先進地步,往后十多年就不好說了。
“設計談不上,不過是借鑒了一下朝鮮人的服裝理念。”李青香淡然一笑,“我一天天在家沒啥事,就愛琢磨。
喇叭褲是我在電視里看見港臺人穿,就琢磨了好幾天,上邊搭一件馬夾更好看。”
“是,我看過公交場站的女售票員們穿,的確好看。”趙清隼真的去看過,還讓副廠長也去看過,“馬夾我們稍后會做,先試著做一百條褲子出來,拿去海城賣賣看。”
“什么?才做一百條?”李青香驚訝失笑,“趙廠長!你也太小心翼翼了。一百條褲子去一趟海城,刨去雜七雜八的開銷,能剩下多少錢?”
趙清隼一想,好像也是,一百條似乎太少了些。可廠里的人手不多,做一百條得不少時間呢。
“要是銷量好,我這后邊會源源不斷地送貨過去。”
“那也無形之中給廠里增加了多余的開銷,海城地方大,人也多,一百條都不夠塞牙縫的。”
“李大姐!以你之見該生產多少合適?”
趙清隼算是看出來了,李青香是個干大事的人。從她敢包了廠里的碎布,說出剛才的話,就說明她不是個目光短淺之人。
“預備一千條,先帶五百條過去。生產力得加快步伐,服裝是趕時間的,就跟種菜是一個道理。”李青香暢所欲言,“夏天生產夏裝,秋天生產秋裝,冬天生產冬裝。
要是有足夠多的布料,可以反過來,冬天做夏裝,夏天做冬裝,這樣能提前備足貨,讓進貨的人一來就能拉走他們想要的。
目前恐怕不行,得過幾年才可以。不過這事不急,慢慢來,總會有那一天的。”
開車的司機聽著她的話,不由得感慨:“李大姐!你的見解跟別人真不一樣。別的農村婦女,頂多想想中午吃啥,晚上吃啥,你卻能想這么長遠,太難得。”
李青香笑了一下:“我這不沒事嘛!一天天不就愛瞎想。”
“謙虛了,你這可不是瞎想,這可是幫了我們廠里的忙。”司機從后視鏡里對著她笑,“我們廠里要能生產出連海城都沒有的服裝,那銷量一定可觀。
要是掙了錢,職工的福利待遇跟著漲,家屬工也會安排進來干活。大姐!這一切都是你給我們帶來的。”
“呵呵呵!你真會說話。”李青香打量一眼開車的司機,年紀輕輕,嘴巴倒甜,“我也希望我提供的衣服能賣出去,這樣我能多拿點提成。”
趙清隼忽然覺得李青香當初沒要五百塊錢,是在幫他解圍,誰也不知道這褲子能不能賣出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