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出去吃飯,要么出去爬山,要么出去逛街。
不管是長城,故宮,天安門,恭王府,還是頤和園,北海公園,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有時候還去看演出,交響樂,京劇,話劇,遇上啥看啥。
大家說好了,出去就aa,李青香提的建議。
“咱們誰也別跟誰客氣,不管啥都自己付自己的,這樣不會因為一點小錢鬧矛盾。我也不怕說話難聽,咱們幾個經常在一塊兒,經濟上難免有牽扯,因為這個鬧矛盾,會連累孩子們。
讓他們幫誰說話,不幫誰說話,萬一兩人吵起來怎么辦?咱自覺點,有啥說啥,干啥都自己付錢,不給人添堵。”
陳哲天沒意見:“行,我聽哥嫂的。”
岳爺爺點頭:“就按照親家母的來,這樣咱們玩起來也開心。”
為什么這么建議?
李青香怕出去玩,為一點小錢傷了和氣。比如在吃喝上,陳哲天愛喝豆汁,她和陳富貴喝不慣,那個啥火燒他們也吃不慣。
岳爺爺跟他們一樣,不愛那玩意兒,岳爺爺喜歡的他們不喜歡。
自己掏錢買,各吃各的,買了房子一起吃,才會讓每個人都開心。別看一件小事,長期在一起,堆積著就會變成大事。
岳爺爺是親家長輩,帶著一起玩沒關系,就怕他非得拿出長輩的架勢來,干啥都不用他們掏錢,把他們當客人看。
幾次下來,自然也會生出別樣的思想。
不如一開始就把話說明白,她手里不是沒錢,出去玩更不會舍不得。
幾個兒女都安排好了,以后的日子靠他們自己,她不跟著摻和。
她的錢就吃喝玩樂,都花光,狠狠取悅自己。
已經六十多了,再不玩,就怕沒時間。
因為這個提議,每次出去大家都很自覺地a。岳爺爺拿錢時特別痛快,跟著幾個聊得來的朋友一起出去玩太有意思。
他們年紀不小了,基本上玩一天得歇好幾天才會出去。
陳哲天是京都人,去哪兒都是他安排,陳富貴跟著一起執行,李青香和岳爺爺付錢就好,其余的不用管。
李青香還買了個數碼相機,學著拍照,不管去了哪兒都拍幾張照片留做紀念。等以后老了,走不動了,可以拿出來回味。
兩個多月很快過去,轉眼到了租客退租的日子,陳雪跟人交接完畢,按照李青香的意思,找人打掃,簡單裝修,買了家具。
7月16號,陳德海帶著兩個孩子,何愛玲和洋洋,慧慧去了京都。
陳風沒去,留在家里收割稻子。
三個孩子都出門了,收早稻的事她必須承擔。要是沒種田,她很想跟著一起去京都看看。
洋洋本來不想去,實在想念外公外婆,小舅舅一邀約,沒受住誘惑,答應了。
慧慧看姐姐去了,她也吵著要去,陳風覺得機會難得,同意她跟著一起,在火車上可以幫著弟弟弟媳婦照顧孩子。
陳德海的兒子陳國靖快要一周歲了,何愛玲不想在家里辦,公公婆婆不在,不熱鬧。夫妻倆一商量,去京都辦,那里人多。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