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當中響起了各種各樣懺悔的聲音,仿佛前一刻對著儒家喊打喊殺的,根本就不是他們一樣。
客棧中的李之瑞,將這一場表演盡收眼底。
沒錯,這在他看來,不過是表演罷了,而且那位大儒的演技還不怎么樣,眼底的嫌棄和屈辱十分明顯。
可能也就這群最單純善良,最容易上當受騙的百姓,才會真的相信他說的那些話了。
但也不得不承認,儒家這個辦法的效果不錯,能夠迅速打消百姓對于他們的敵意和怒火。
而后續只要稍微裝模作樣一番,就能很好的恢復民心。
不過這一前提條件,是在沒人干擾的情況下!
儒家這一次出了這么大的紕漏和問題,朝堂之上其他學說的官員,怎么可能會放過這個大好機會?
更別說當今這位帝皇,也對儒家的忍耐到達了極限,現在正好給了他下手的契機。
果不其然!
第二天正好是大乾的大朝會,一向都是象征意義的大朝會,在今天卻是一反往常,大量小官站出來彈劾各個儒家官員。
而且他們并不是憑一點風聞,加上自己的臆想,而是有著實實在在的證據。
比如禮部侍郎曾擔任太守時,私下收取了當地家族上供的一萬兩白銀,用來庇護一個殺人的世家嫡子。
又比如禮部郎中在過往擔任地方官員時,暗中盜取庫房糧食、布匹等等。
明明只是過去一天一夜而言,但是這些官員卻可以翻找出大量儒家官員的過錯,看起來十分厲害。
但儒家在朝堂上的幾位高官,例如吏部尚書、禮部尚書,每一個人的臉色都十分難看。
因為他們想到了一個可怕的猜測,那就是坐在那九五至尊寶座上的帝皇,根本不是他表現出來的那般簡單、單純,而是一條藏于深淵中的真龍!
而現在,他踩著儒家的身軀,飛出了出來,翱翔于天!
那些違法亂紀的事情,或許有一部分是各家學說自行收集的,但更多的,應該是這位帝皇的手筆。
想清楚這一點后,幾位儒家高官就明白了,這場大朝會想要結束,就看這位什么時候覺得滿意。
直到日上中天,一群官員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離開。
此次大朝會,儒家足足損失了六成在朝官員!
包括尚書一位,侍郎兩位,郎中六位……
而這,還只是在京官員,地方官員的清洗還沒有開始,但肯定不會比今天溫和。
但就是如此,依舊可以說一句乾盛帝心慈手軟了。
當然,這個詞肯定是和他不沾邊的,之所以沒有將儒家官員全部清理出去,主要是不想趕走了儒家,又來了法家獨霸朝廷!
他需要平衡朝堂局勢,而實力大損后的儒家、法家,以及其他學說抱團取暖的官員們,剛好呈現出三足鼎立的平衡趨勢。
儒家原本以為這樣就已經結束了,但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給了他們一個極其沉重的打擊!
一位儒家圣人帶著一群大儒、弟子,脫離了儒家,建立了德家!
德家的核心理念非常簡單,便是它的名字——德!
它可以是品德、美德、道德,也可以是善德、功德。
以一種行為準則、規范來約束自身,又以自身德行去感化、教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