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早在大劫結束之前,西洲的修士和人道百家就默契的聯手撤離了,他們是真的擔心魔道會在途中埋伏、攔路,所以便打算早些撤退。
反正他們的因果都已經了結,甚至在和海族廝殺的過程中,積攢到了一些功德。
而當初他們沒有立刻就選擇撤退,也是看在自己身為人族,不應該坐視海族勢大的原因。
但是大劫馬上就要結束了,最重要的是,大劫過后,天地清明,天道浮現,法則也變得更加容易參悟。
如此大好提升自身境界、修為的機會,他們當然不愿意就此放棄,所以趁著大劫還沒有徹底結束選擇離去。
而因為是兩大陣營聯手退出的西洲,就算魔修有什么小心思,此時也不敢暴露出來,只能目送他們離去。
不過說實話,魔修們也沒想著埋伏他們,一是西洲大地淪為戰場,如今滿目瘡痍,不知道要多長時間才能恢復過來。
二是仙道和人道聯起手來,實力強大,到時候別沒得到什么好處,反而讓本就傷亡慘重的魔道,再次受損。
其三則是西洲大地上,現在有著海族和鬼族的威脅,后者的實力可以忽視,但是海族就需要魔道全力以赴了,說不定什么時候,還會求到兩家身上。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怎么可能在這個時候,還去得罪仙道和人道?
……
與此同時。
萬仙山中,因為修行凈化法則的緣故,導致李之瑞對于劫煞之氣頗為敏感,所以他算是最早一批察覺到天地變化的生靈。
當大劫落下帷幕,整個世界給人的感覺都輕快了不少。
隨后,便是論功行賞了,也就是天道根據個人不同的貢獻賜下功德。
一時間,元靈界就像是下起了一場金色的綿綿細雨,覆蓋了整個世界。
看上去聲勢浩大,但實際上,相較于整體生靈而言,了結因果,并且還能獲得功德的生靈,還是比較少的,大約只有三四成。
不過像李之瑞這樣沒有得到功德,但又了結因果的,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因為像他這樣直接消耗功德化解因果的人,放眼整個元靈界,都找不出多少來。
畢竟不是誰都拿得出,或者舍得將這么大一筆功德‘浪費’掉的。
而雖然沒有得到功德,但好歹因果了結,大劫結束之后的天地變化,也是對李之瑞開放的。
所以他提前通知家族,讓族人們做好閉關潛修,抓住機會提升修為的準備,等到大劫結束的時候,他已經調整好了狀態,并且第一時間屏氣凝神,全力參悟凈化法則。
整個元靈界都陷入了一片祥和、寂靜當中,幾乎沒有戰事爆發。
這不僅僅是因為大部分生靈都在抓住機會,不愿意浪費寶貴的時間,更是因為大劫剛結束,生靈們對于和平的向往!
盡管沒人統計此次大劫當中,各方陣營、勢力的傷亡人數,但絕對不會太少。
而如果有人去計算一下的話,就會發現整個元靈界,有將近三成的生靈或直接,或間接的死在了大劫之中!
這是一個極其夸張的數字,可見大劫的破壞力有多恐怖。
而劫后余生的生靈們,自然是不想這么快就再度開戰,哪怕是現如今矛盾重重的海族和魔道。
……
春去秋來間,數十載光陰悄然流逝。
元靈界經過這些年的沉淀,雖然數量沒有這么快恢復,但整體實力有了不小的提升。
而且這段時間以來,各地的雷劫幾乎就沒有斷過!
仿佛一時間,整個世界的修煉難度都降低了一樣。
但實際上,這不過是錯覺罷了,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很多生靈在大劫過后,紛紛突破了自身修為,這才頻繁的引動了雷劫。
可要是仔細計算的話,就會發現死在雷劫之下的生靈,遠比成功突破的多。
只不過世人只注意勝者,不會將自己的目光放在身死道消的失敗者上。
這幾十年里,萬仙山上空也時不時有劫雷落下,族人們又失敗的,也有成功的。
得益于李家對族人們的培養,丹藥的輔助,還有就是這批族人,大多是在殘酷的大劫中存活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