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太游:“你父皇終究會老去,靖朝的未來還需要你們來支撐。”
小徐策:“父皇要是老了,不是還有大哥嘛?”
“總而言之,如果哪天我真的開始做一個憂國憂民的賢王的話,那一定……那一定是靖朝最艱難的時候吧。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我可以放棄做一個逍遙王爺,去做靖朝最后的一根頂梁柱……”
傅太游忽然覺得眼眶有些濕潤。
當年那個只知道斗雞走狗,玩世不恭的紈绔王爺,終究還是成了他最不愿意成為的人。
是的,如今的靖朝的確需要一個能撐得住局面的頂梁!
沈建昌目光狠狠的盯著徐策。
每次與徐策之間的交鋒,都會讓他有種拼盡全力的一拳砸在棉花上的憋屈感。
沈建昌咬牙切齒的說道:“那老臣倒是要好好的替王爺監督監督了。”
“萬一要是讓老臣發現王爺在粉飾太平的話,那老臣就是拼了老命也要替三十萬流民討個公道來!”
徐策淡淡說道:“沈尚書請便。”
……
接著,文武百官們開始繼續巡游鐵山嶺。
鐵山嶺的城池很大,有東西南北四城。
共計一百零八條巷子,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一眾大臣從東城開始,一路巡游了北城,西城。
每路過一條街道,就會有人主動與徐策打招呼,言語之間都是對徐策的感激與尊敬。
一路下來,文武百官們都是一臉嘆服。
可以確定,三十萬從南方來的流民在鐵山嶺生活得很好。
最主要的是,他們看起來似乎并不排斥這個陌生的地方,反倒是像在這個地方生活了十多年的原主居住,一切顯得那么的自然,和諧。
“呵呵,看來王爺真的真有為政之能啊!這三十萬流民的問題已經徹底得到了解決。”傅太游對鐵山嶺的情況是贊不絕口。
臨了,傅太游還不忘沖著沈建昌問道:“沈尚書,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沈建昌冷哼一聲:“我還有最后一個問題,還請王爺回答。”
徐策開口道:“你說。”
沈建昌問道:“鐵山嶺的三十萬流民表面上看起來的確過得不錯。”
“但根據我剛才的觀察來看,鐵山嶺中似乎并沒有足夠的田地用耕耕種。”
“請問王爺,三十萬流民不種地,糧食從哪里來?難道就一直看著王爺出錢來養活他們?”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那么老臣想問王爺能夠養他們多長時間?一個月?兩個月…?又或者半年?”
沈建昌像是抓住了徐策的弱點一樣,開始發起猛烈的攻擊:“老臣再想,要是這三十萬流民習慣了王爺的救濟,那么幾個月后王爺養不起他們了,斷了他們的經濟來源。他們會不會因此心生怨恨?到時候三十萬流民因此而心生不滿,朝廷又該怎么辦?”
“是由朝廷出錢繼續養著他們,還是任由他們自生自滅,最后引發暴亂?”
大臣們剛才還在贊嘆于徐策的治理才能,這會兒就不敢出聲了。
沈建昌又開始對徐策發難了!
“如果真到了那一步,三十萬流民暴亂,那王爺可就是我們靖朝的千古罪人了。”
“不知道這份罪過,王爺能否承受得住?”沈建昌咄咄逼人的盯著徐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