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雄誕奔入江淮軍陣,牽來兩匹毛色發亮的大馬。
周奕與杜伏威分乘一騎。
得益于太平馬術總教頭章師傅指導,他的馬術在普通人瞧來,已是不凡。
兩人按轡徐行,取道西北。
江淮軍正在收斂戰場,兩人從上萬軍陣中穿過。
槍戟列排,刀弓佩掛,身后跟著上百人,各都一身武服,步伐矯健。
他們是江淮軍精銳中的精銳,稱為“上募營”,乃是由武功高手組成的隊伍。
哪怕是當世武道宗師處于周奕此時的位置,也絕不敢放松心神。
壯馬踏著清脆蹄音,已入大軍深處。
成千上萬道目光,從四面八方聚攏而來。
不少人眼中,還是好奇之色居多。
畢竟
此時與將軍并行之人,并未落后身位。
能在江淮霸主面前有此輩次,可見來歷非凡。
江淮軍近來連戰連捷,又奪取江北重鎮,氣勢正旺。
杜伏威對于軍陣之雄壯,心下也是滿意的。
可惜沒從周奕臉上瞧出什么震撼之色。
細細想來也不奇怪,
南陽只幫眾勢力加在一起,人數便超江淮軍總和,且暫無戰事,加之連通中原,處于交通要道,乃是一片富庶安寧之地。
相比于他征戰操勞,還要防備江都大營與一眾起義勢力。
這位南陽霸主,可以說是高枕安臥,心神曠達。
杜伏威處于這個位置,羨慕也羨慕不來。
一路上,杜伏威聊起江淮軍如何拿下六合城。
而周奕則以揚州江湖事相告。
看似沒有關系,卻又盤根錯節。
“看來本人拿下六合城,也得周兄弟相助。”
杜伏威指著漸近的高大城池:“若非尉遲勝調六合之兵圍剿魔門,我要奪得此城,豈能如此輕松。”
“此言差矣”
周奕不茍言笑:“天下間的機會何其多,能把握住的又有幾人?杜老兄正是那寥寥可數中的一員,如此才有江淮霸主。”
杜伏威朗笑一聲,與周奕一道入城。
六合城因滁河與長江交匯的水運優勢,是南北物資的集散地。大運河開通后,繁榮之時,更是商船云集,晝夜不絕。
入城時,日頭才算正式升起。
杜伏威沒急著帶周奕去江淮大營,而是繞著城中富庶地而走。
街道上有不少持槍兵士巡邏,興許是攻城速度太快。
方才易主的六合城,并未陷入蕭條慌亂之中。
杜伏威約束自己的手下,那就說明他想在此扎根。
城內設有專門的市肆,像糧食、絲綢、茶葉等大宗商品,還在正常運轉。
周奕瞧見不少店鋪商販掌柜面露不安,卻還在維持生意。
這倒是正常,江淮軍算不上完美,甚至一些名頭很不好聽。
城民、客商擔心害怕屬實正常。
老杜的管理能力,可不及他的武功。
“杜老兄有什么打算?”
“找機會拿下丹陽、歷陽。”
杜伏威又道:“什么時候拿下江都,才算真正穩固。否則隋軍一旦集結,憑我目前的人手,多半抵擋不住。”
“若我守不住六合,又被隋軍追擊的話,只能再退入淮河,行走壽春、鐘離一帶,經營淮水中段。”
周奕道:“四下義軍非杜老兄一支,隋軍心有顧忌,不太可能大舉來攻。”
“那揚州尉遲總管,恐怕沒這份膽量。”
杜伏威順勢問道:“周兄弟以為,我該憑什么在此立足?”
“隋失民心,義軍四起。杜老兄需得真心對民,江南的百姓,江南多數武林中人便會支持,持之以久,方可立足。”
杜伏威點了點頭,天時地利人和,這個道理他也懂。
不過
“周兄弟懂得怎樣管理一座城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