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
“我讀過關尹子所作的無上妙道文始真經,松道友應該很熟悉吧。”
豈能不熟悉,這位是先秦天下十豪之一,更是樓觀派祖師。
松隱子的祖師尹通在這,聽到關尹子之名也要喊一聲祖師爺爺。
“原來如此。”
老道長喝了一口茶,壓壓驚。
“真人道學淵博,連我樓觀道祖韞都有涉略。”
“不過.”
他話音一轉,蒼老疲憊的臉上有一絲笑容:“我所治經典,真人就猜不到了。”
周奕明悟:“看來是尹通祖師所創。”
“是有自創,但也借鑒了文始、八素等樓觀經典,名曰《樓觀靈鑒秘學》。”
松隱子道:“當年有古老道教衍生出真傳道,再衍化‘老君觀’‘道祖真傳’,想必你也知道,這兩家屬于魔門兩派六道之內。”
“因他們推崇男女采補之術,故被正統道教所排斥。”
“我家祖師與道祖真傳的祖師有些關聯,卻又因為治經不同,故而另有推崇。但是,從經典中得來的武學,卻有幾分相似。”
周奕大感興趣:“不知是何種武學?”
“坎水之罡、離火劍法。”松隱子手扶長須。
周奕想到了左游仙的武功,順勢道:“劍罡同流?”
松隱子白眉微動:
“看來觀主對真傳道很了解,將這兩門秘術練到高深層次,可以相合,這才有威力強大的劍罡同流。”
“不過,我家是正道傳承,無需用真傳道的采補之法。”
“劍罡強弱,只取決于正統道門玄功的修煉。”
周奕感覺有些不對勁,他只是順口一問。
哪有將自家功夫對外人講得這般清楚的?
老道長打破了他的疑惑:“真人對我家的武學感興趣嗎?”
“這”
周奕總不能昧著良心說話:“我癡迷武學,又修劍道,對高明劍術哪有不感興趣的。”
“但道承嚴密,從不輕授,不敢窺別家之秘,挾恩圖報,更不是我想做的。”
“無妨,真人感興趣便好。”
松隱子道:“我欲要拿此劍術與真人交換一物。”
“何物?”
“樓觀祖籍,不過我有個要求,不要抄本。”
周奕道:“可孤本不一定全。”
松隱子毫不在意:“這倒是無所謂。”
周奕疑惑了:“松道友這是為何,難道要靠祖籍深研武學?”
“這一點我倒是不執著,當年石龍道友邀我去江都觀長生訣時,貧道也不曾癡迷。”
老道長面色平靜:“我家道承較偏,當年師父與人論道時受挫,糾結于此。”
“并非所有人都像真人一般,能道出本門承襲,這一點,寧道兄也不及你。當年我見寧道兄時,他可是思考了好一陣。”
“所以,貧道想彌補師父留下的遺憾,算是一點執念吧。”
周奕明白了。
這不僅是遺憾、執念,也是影響他心境的因素。
站在松隱子的角度考慮,他并不虧。
周奕更是覺得大賺。
可惜,
角悟子師父留下的古籍中也有不少是抄錄的,這文始之經,正是抄本。
正頭疼惋惜,忽然靈光一閃。
當時在大帝墓中,得到了一卷竹簡。
小鳳凰后將竹簡帶出,那竹簡非常古老,所記正是文始真經,丁大帝盯上了真傳道的法門,所以研究樓觀派經典。
小鳳凰勤持有道
丁大善人,更是叫人淚目。
周奕常懷感激,對松隱子道:“我祖傳一卷竹書,極為古老,年月難以追溯,卻記載了文始精要。”
松隱子目光大亮,“真人愿意交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