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過,就投靠宋缺。
只要這位嶺南霸主點頭,他便心中踏實了。
當今天下,便是佛魔兩道也沒人敢去嶺南鬧事。
天刀之威豈是說笑。
梁帝蕭銑在給自己謀后路,占據毗陵的沈法興也沒閑著。
聽說近來江都朝堂震動,似是有人想對江淮軍動手。
沈法興的狗鼻子一下便聞到味了。
于是,他書信一封寄給張須陀。
信中言道:“江淮軍勢大,我等若是分散,早晚要被吞并,何不一道擊之”
張須陀怎會理他,這封書信石沉大海。
沈法興沒有放棄,既然老一派將軍墨守成法,那就聯絡江都新派將領中的代表人物,自然是名聲顯赫的鎮寇大將軍尤宏達!
沈法興獻出一條毒計,信中言:
“建康賊寇聚集,我愿配合將軍除之,戰后丹陽收歸隋廷,我忌將軍威,絕不敢來犯。”
沈法興控制毗陵,設置百官,他未稱王時,就已經攻陷余杭,占據江南十幾郡,自稱江南道總管。
而后自封梁王。
因蕭銑為梁帝,他這個梁王弱了一頭,同為抗周聯盟中的一員,沈法興的兵力不比他們弱,于是從梁王改吳王,現在更是建吳國稱帝。
而家門口前的建康,則是眼中釘。
若江都果真與他配合,攻下建康,他便任憑江都軍占據此城。
如此一來,可把江都精銳拖下水,與江淮軍大戰。
那時三方聯盟變成四方聯盟,安全感倍增。
讓沈法興振奮的是,他收到了尤宏達的回信!
信中書:
“建康守將陳陵仍忠于大隋,自獻破城之策,你若聽隋宮調遣,同擊建康,一旦功成,陛下念你戴罪立功,恩準你回歸臨江宮,賜下身份,洗去罪籍.”
信中,又提到要與他商定具體攻占丹陽的策略。
沈法興看后大喜。
他的兒子沈綸是響當當的高手,見識不凡,提出異議,猜測這是尤宏達的陰謀。
沈法興卻對兒子教育一番。
“江都隋廷無有威信,那周奕才是撬動他們的根本,是大隋的心腹大患。江都其實也在依仗我們與江淮大軍對抗,只是拉不下臉與我們結盟,四家分散,會被逐個擊破,彼此合力,方能自保。”
“張須陀焉能不懂”
“尤宏達出自張軍大營,這件事,定然是他默許的。”
沈綸一聽,恍然大悟。
又問如何處理建康城,沈法興又將‘把建康當做誘餌,使得江都參戰’的計劃說了出來。
沈綸大喜,請命去見尤宏達。
沈法興欣然同意,又寫下密書,派人將此事告知林士弘、蕭銑,免得他們誤事。
僅一日后,雙方在延陵相見。
讓沈法興做夢都沒想到的是,白天大家勾肩搭背,談得好好的,要一道攻打建康,擬定了各種計劃。
尤宏達還透露陳陵一定會反!
本以為合作將成,要把江淮軍一下打疼。
到了晚上,尤宏達給年輕人上了一課。
沈綸軍帳忽起大火,連燒數百營,復刻了太康城外、蔡水之畔的場面。
半夜里,延陵全是喊殺聲。
尤宏達突然發難,不僅滅掉沈綸帶來的五千人,還利用眾多高手圍攻,將這位吳帝之子抓住。
接著,軍中高手廢掉了沈綸的武功,命他一路拍門。
有這位吳國太子相助。
一夜之間,攻下城池十余座。
第二日打到曲阿,威逼沈法興的老窩。
沈法興震怒,命令大軍出城迎戰,沒想到程咬金、秦叔寶、羅士信帶著三股軍隊,從海陵方向殺來,在沈法興大軍離開后,攻下了晉陵。
跟著前后圍攻,沈法興大敗,狼狽逃向太湖方向!
短短幾日,不只是毗陵丟掉,連吳郡也落在江都大軍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