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瑞雪紛飛的日子,身處亂世的普通人,戰火停歇丶過上安寧日子,這便是他們最樸素的愿望。
潯陽宮前,陸續有軍陣走過。
城內有大批降兵降將,其中不乏為非作歹之徒。
所以,在分散降兵之前,還要篩選一番。
那些罪大惡極,最招民憤的,查證屬實后,一律斬首。
如今南方已定,這些事也有時間做得更細致。
虛行之將各般俗務整理過后,進入潯陽宮中匯報。
那棟望江樓上,周奕看過一遍,只是稍微提出幾條意見,其馀就按照虛行之的方法辦了。
虛行之將周奕所說認真記下后,又拱手道:
“新年伊始,主公可想好作何年號?”
年號?
周奕自覺失職,還真沒想過。
當下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貞觀丶開元。
二鳳都快修仙去了,這些年號,恐怕只有慈航靜齋和凈念禪院有關的人知曉。
不過,大唐之初確實是盛世,開出一片全新氣象。
周奕心中閃過一陣親切感,對于建什麼國,什麼樣的年號,他倒不在乎顛覆這些稱謂。
大唐丶貞觀.這些都很好。
只是轉念一想.
倘若什麼都不變,豈不是讓武林圣地的人以為他們又對了?
想到國祚更替,又想到江湖變遷。
他看向虛行之,悠然有聲:“水源枯竭則河流乾涸,源頭通暢則萬物豐饒。天下戰亂,民生多艱,我欲開盛世,通達治國之活水。今改元『開源』,你看如何?”
虛行之道:“極好。”
坐在周奕旁邊的石青璇好奇問:“好在何處。”
虛行之反應很快,立刻回應:
“荀子曰:百姓時和丶事業得敘者,貨之源也,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
“開糧源,可足倉廩。開賢路,可清吏源。正本清源,可復興禮樂教化.”
虛行之對答如流,說得大有道理。
“就這樣定下吧。”
周奕確定下來,虛行之又問起國號。
周奕此前想過,他是從雍丘來的,這地方為古杞國的都城,又有夏丶商丶周文化沉積。
叫“周”的話,倒是與他的姓氏相符。
可他本人對周朝沒什麼好印象。
到南陽,亦可稱漢。
周奕想了想,最終沉吟一聲,對虛行之交代,還是定國號為唐。
一來,大唐讓他有種熟悉感。
再者,李淵現在沒條件稱帝,也因避開鋒芒,不敢稱帝。
在這個充斥個人偉力的世界,周奕有自信開創一個不太一樣的盛世大唐。
虛行之見他陷入沉思,告退離去。
石青璇在他走后,問道:“這是你早就想好的,還是臨時起意?”
“臨時起意的。”
她笑了起來:“看來你真沒把稱帝放心上,不知該說你心大,還是說你坦誠。”
“我說過的話不是真的,難道還是哄你的?”
周奕小小抱怨,又道:“皇帝當到最后都想修仙,我反其道而行,故而心態不同。我沒當過皇帝,想嘗試一番,順便做一點有意義的事。”
石青璇坐到他身邊,給他倒茶。
對于周奕所言,她自然是欣賞的,不多時,又為他吹奏一曲好聽的簫曲。
周奕站在潯陽宮望江樓上,朝著城中一片忙碌景象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