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山城故人是非明鏡
“開源元年..”
那人念叨一聲,似因時光飛逝,觸及到他的心事,故而一臉恍然露出悲色。
陳老三只覺古怪。
這人與九江的氣氛格格不入,林士弘死了難道不值得高興?
仔細打量他一眼。
此人腰佩長劍作江湖人打扮,個頭甚高又消瘦得很,臉色蒼白缺乏血色如久病未愈一般。
見其一臉凄苦,陳老三猜測他或許是在戰亂中失去了親人。
想到自己也有幾位親朋先走一步,不禁出口安慰了一句:
“朋友,大業之年已經過完了,有許多人與你一樣,但現在是新的開始,須得換一個心情振作起來。我在九江待了許久,早聽過清流一帶的安穩日子,可能要不了多久,天下各地都會一樣。”
“你若沒銅板,我送你一碗湯餅吃便是。”
說著要拿勺去留。
那高瘦男人道了一聲謝,又拒絕了,忽然問道:“可知天師在何處?”
聽到天師二字,陳老三露出敬慕之色。
“朋友才來九江?”
“是的。”
“先前聽說天師在潯陽宮,這會兒我也不知道。”
陳老三說完,高瘦男人又問潯陽宮怎麼走,陳老三指路后,他甩出碎銀,直朝潯陽宮去。
這可怪得很。
“哎..”
陳老三見他出手大方,想提醒潯陽宮不是隨便能進的,但一轉眼,那鼻梁高高的男人腳步極快,竟已經走遠。
“真是個怪人。”
他嘀咕一聲,又被隔壁茶鋪的哄鬧聲吸引過去。
對于陳老三來說,已許久沒有現在這份心情,九江城經過一場大戰,不少地方損毀,自然沒有大戰前完整鮮亮,便是此刻,還有眾多軍中兵卒參與修,配合工匠移石抬木。
但是,這座破損的城池,卻給他帶來一種新生之感。
讓他這樣市井小人物,也生出對未來的期盼來。
凜冬過去,春回大地,萬物復蘇。
陳老三腦海中閃爍著一道模模糊糊的白影,想到各種傳說,情不自禁望向潯陽宮方向。
這時,一道拍桌子的聲音將他驚醒。
“店家,你在干什麼,還不快點上湯!別耽誤大爺趕船北上長安看戲!”
“來了丶來了~!”
九江之北,潯陽宮柴桑殿前側還有一座單獨小殿,這紫軒殿是林士弘手下記室所在,專門干那些章表書記文類的活。
城內大亂時,記室官早跑完了。
此時,虛行之正忙著擬一文書。
上面寫道:
“上古圣君堯帝,其德如天,其智如神,垂衣裳而天下治。其選賢與能,協和萬邦。其仁德廣布,萬民景仰...”
周奕定了國號,虛行之要考慮的就多了。
總不能空口白話,需要將其完善一番。
且主公提出,必有深意。
不斷揣摩之下,他恍然大悟。
周唐來自古之唐堯,首在法古圣王之至德,將推行仁政,以德治國,選賢任能,追求如“堯天”般的清平盛世。
此乃承繼華夏道統之正脈,昭示天下歸心之根本。
孔子贊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
故而,這是有史以來,最理想的君主。
放眼天下,唯有自家主公有此德行志向。
結合開源之世與古之堯帝,可見周唐新建,乃昭示新運,飽含盛世之期許..
虛行之一邊思考一邊撰寫。
洋洋灑灑一篇文書寫完,投筆入硯,反覆觀讀,滿意地授著小胡子。
近已時,他準備呈上去給主公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