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情在東都夜長安又聚首
白馬津渡附近的人心旌搖曳,矚目遠望。
直至那一舟消失在視野中。
不知何時,悠揚的唱曲聲也消失了。
“小妹,方才那位就是你說的恩人”
返回燕趙的路上,沈家大兄在說話時,壓不住心中驚異的情緒,哪怕他素來冷靜。
“嗯,就是這位恩公。”
沈巧蘭依舊帶著恍惚之色,回話時,她已站在渡口幾里外的商鋪前,不禁又回望一眼。
她情緒起伏很大,沒想太多。
一旁的沈家二哥卻察覺大兄異常:“小妹這恩公的武功好生厲害,大哥走南闖北,見識廣博,可是識得他的路數來歷”
又正色道:
“我家雖非大族大派,但知恩圖報的道理還是懂的。”
沈家大兄兀自搖頭:
更新不易,記得分享101看書網
“若是尋常江湖人,總能找個理由報答,但這位恩公來歷太不尋常,以致.以致方才我也不敢輕易開口。”
“倘若不是親眼所見,實難相信小妹是被他所救,不過,江湖傳言說他嫉惡如仇,看來是半點沒錯。”
“哦!”
青年聞言一驚,從未瞧見大兄這般表情。
燕趙之地最出名的人物,自然是夏王竇建德,大兄與竇建德偶遇時,也是不卑不亢,渾不似此刻失魂盪魄。
能比夏王還叫人佩服的人物
他一念及此,想到近來傳聞,青年后知后覺不由兩眼發直,驚呼出聲:
“難道.難道方才那位竟是道門天師不成!”
中年大兄點頭:“就是他啊。”
“放眼天下,除了天師誰還能無視黃河濁濤,借風逆流去年年關時,聽聞潯陽一地大江冰封,天師所在,皆成雪國世界。這已是難以揣測的非凡武道境界。”
“就像方才那一舉一行,我仔細回想,沒有哪一點是我能看透的。”
“都是練武之人,卻沒法比較。”
他驚嘆不已,不顧發呆的二弟,對沈巧蘭道:
“小妹,這結果雖大出所料,但知道恩人是誰,總算了卻你一樁心事。”
沈巧蘭嗯了一聲。
沈家二哥回過神來,徹底明白了大兄那些話的含義:
“聽說孔德紹又將宗城人呈來的玄珪送給夏王,樂壽城中張貼了榜文,夏王也擁護天師,想來用不了多久,九州便會歸於一統。”
沈家大兄附和點頭。
竇建德得到第一塊玄珪時,孔德紹獻言『古時夏禹親受符命,上天賜給玄珪。現在吉兆跟夏禹一樣,應當稱為夏國』,如今燕趙的夏國就是這么來的。
聽說這第二塊玄珪,上刻周唐二字。
這位孔子的第三十四世孫又說:“唐乃是唐堯,上古明君,周乃天師,為天下之師。既指明君圣德仁厚,又為師表教化萬民。這是吉兆,夏始堯帝,今周而復始,當歸附周唐.”
孔德紹的話一出,竇建德大笑稱善。
於是榜文就貼在樂壽。
此番燕趙之夏歸於周唐,可謂天命。
他們來自燕趙,自然對這些消息了如指掌。
沈家二哥說完,又對自家妹妹提議:
“對於這位,我們已難做到『知恩圖報』,不如回到家中,擺香火供奉起來吧。”
話罷,又看見妹妹點頭。
三人帶著異樣心情朝燕趙而去
……
周奕從東郡往西,正好路過東都。
他到紫薇宮時,獨孤峰召集了眾多能工巧匠,正在大業殿附近忙碌,主要是修葺殿宇各處瑕疵。
自東都詔書公布以來,紫薇宮已無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