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太然的一句句話,都落入林初生的心底,仿佛帶著某種不可抵抗的魔力,讓他心潮起伏。
直至他長呼一聲,強行將心中煩亂的雜緒壓下,眼中升起度化之光,道:“正因為我看不透生死,才無法說她是生是死。”
“這世間存不存在凈土,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將眾生視作五谷的你,不該存在!”
言語之間,林初生周身的威勢已然在瘋狂凝聚,又于話落之際,驀然抬手掐訣。
“開!!!”
霎時,他眉心裂開,其內的幕天鏡迸發出璀璨光芒,完全凝成一道破滅光束,朝著第五太然斬去。
隨著對自身五在源頭的完全掌控,讓林初生再次施展這道先天至寶時,威能大增。
這一線光芒之強,足以匹敵其在小皇天誕生之初,洞穿蒼穹的那一道光芒,同樣達到了第三大境層次。
可第五太然的神色卻絲毫不變,只律動因果,并指畫出一線,便輕松抵擋下了幕天鏡的那道破滅之光。
仿佛因那一線的存在,讓兩者之間的因果從中被完全截斷,沒了因果,自然無法觸及。
林初生雙目驟凝,這還是他第一次與第三大境層次的修士一戰,也是他第一次見識這種直接動用因果的奇異手段。
這與滄海桑田法有些相似,可在層次上又高明了太多。
尋常的神游修士面對這樣的離奇手段,根本沒有反制的能力,不要說與對方一戰,連觸及的資格都沒有。
不過林初生沒有泄氣,因為他的劫道,可以斬滅因果。
但見他周身的劫道涌動,抬手一抓,真武劫劍乍現,同時迎著第五太然一步踏出,一劍斬落。
在林初生的劫道法根壯大之后,他的真武劫劍也因此不同了,不再注重“真武”二字,更為凸顯“劫”之一字!
劫,是天地眾生萬物的破滅,之所以多為雷霆的方式出現,是因為雷霆本身也擁有極致破滅之力,更能凸顯劫威。
這其中的天地眾生萬物,就包含了因果!
而此刻的林初生,不以雷顯,而是將所有的劫威,都融入一劍之中。
這一劍,凝聚了無窮的劫道,破開了天地束縛,所過之處,因果避讓!
真武劫劍在此刻綻放的威能,甚至還要超過了林初生的大道至寶與先天至寶。
終于,連第五太然也無法再淡然處之,眼眸微動,周身亦有劫道涌動,一指點出,竟是以劫對劫!
不過相比之下,第五太然的劫道明顯要弱了不少,但他有第三大境的修為加持,最終還是抵擋下了林初生的一劍。
林初生乘勢而上,再次連續揮劍,斬出一道道威能恐怖的劫道劍光。
通過短暫的交戰,他已經能看出來,第五太然必是在與張地天的大戰中,受了重傷,以至于戰力受損。
否則以對方的實力,應該不至于如此。
并且林初生還看出了更為重要的一點,在第五太然的體內,大概也有劫道法根。
不過其劫道法根,極大可能是不完整的,所以才會導致其劫道有幾分孱弱。
這不禁讓林初生想到了之前在南妖妄洲,當時在破開天幕之后,第五太然坐鎮在天土之上,明顯有所顧忌,似不太想親自出手。
還是張地天暗中傳音,在林初生的強行逼迫下,才讓第五太然不得不出手。
或許,第五太然那些年被困在天幕之中,不過是將計就計,利用天幕躲避天機,從而在其中凝聚劫道法根!
世間劫修者,但凡開始凝聚劫道法根,必然會引來天地大劫。
在上古整個皇天世界的無盡歲月中,也只有古帝一人成功凝聚出劫道法根。
第五太然選擇占據古帝尸身,大概就是因為古帝曾經也修劫道,并凝聚過劫道法根,故而以其尸身,能更容易修行劫道。
顧九秋之所以被送走,多半也是因為擔心那斷古之劫,會察覺到他正以古帝尸身修行劫道,從而對他也造成巨大影響。
故而,第五太然才會將顧九秋送走,連同那斷古之劫,也一起引走。
而那時天幕破開,應該正好就是第五太然凝聚劫道法根的關鍵時刻,卻因為被林初生逼迫出手,導致不得不先放棄,讓最終凝聚的劫道法根,有所殘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