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開懸道山后,林初生并沒有再施展因果禁法趕路。
此法雖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無視距離,直接開啟因果門扉,通達因果的彼端,可也會少了沿途的風景。
林初生在新天地蘇醒不過九十余年,其中大多數的時間都在仙古遺跡中度過,總想要多看看新天地的山河壯闊。
但見,林初生在邁步之間,周身自動衍化出大道虹光,為他鋪路,使得他的每一步,都能跨越遙遠。
若從其他視角來看,即便是至高仙神,也只能勉強看到有大道虹光一閃而逝,而無法看清虹光內林初生的身影。
由此可見,即便不施展因果禁法,林初生神游天地的速度也奇快無比,超乎了至高仙神的理解,完全達到了仙神三境層次。
那大道虹光,本就是仙古宇內登仙第三步方能掌控的手段,相當于仙神三境。
雖說在距離登仙第三步不遠的修士,也可能會出現微弱的大道虹光,如娿神依他們一樣。
但林初生所掌控的大道虹光,明顯比他們強了太多,已經完全堪比登仙第三步修士。
不過實際算下來,林初生現在也還只是登仙第一步,之所以能在這個境界出現如此強盛的大道虹光,完全是因為他的上限與認知,都足夠高。
縱使是在整個仙古宇內,能達到“九之極”這一概念的,也寥寥無幾。
可林初生不僅在第三大境做到了,甚至在第四大境,還超過了。
他一邊踏著大道虹光前行,一邊陷入了微微思索。
“這么說來,那伴隨天地紀元,和光同塵的大輪回之法,就是源于輪回宗了。”
“這一理念,應該就是為了能夠突破所謂九步的極限,從而踏入一個類似‘第十步’的領域。”
“而我,因為無妄天的因果咒印,陰差陽錯之下,用了類似的方法,最終在輪回宗遺址內,才算真正走出這一步。”
林初生如是想著,逐漸將一切理清。
他也不知道,除了自己之外,提出這一理念的輪回宗內,是否還有人也踏入過第十步領域,至少在未來宗宗主的記憶里,沒有聽聞過有誰做到。
忽然,林初生念頭一轉,想到了更多。
“如果說,仙古宇內源于歸墟真地,是一群被歸墟真地放逐的眾生,那么有沒有可能,這個第十步的理念,其實源于歸墟真地?”
林初生搖頭,在對歸墟真地了解不多的情況下,這終歸只是他的一個猜測,沒有依據的事,不好輕下定論。
他將這些雜緒拋諸腦后,心中又想起了另一件更為重要的事。
同時,這也是他在懸道山的三年間,始終都在做的事,就是嘗試沿著因果,尋找陰冥所在。
在仙古遺跡的時候,林初生就問了包括娿神依在內的所有至高仙神,他們在青冥天地蘇醒了萬古歲月,也從來沒有聽聞過有關陰冥的消息。
而以陰冥的性子,若真的蘇醒,不說將新紀元攪個天翻地覆,也絕對不會默默無聞。
所以這種情況,就只有兩種可能,要么他還保持著肉土狀態沒有蘇醒,要么就是出現了某種意外。
林初生也無法判斷出哪一種的可能性更大。
因為舊紀元覆滅時,陰冥凝聚了天地間的所有陰冥大道,從而踏入了仙神三境領域。
雖然之后因為抵擋大日劫光,導致境界有所削弱,可這部分削弱的境界,也并非是不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