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初生擁有未來宗宗主的部分記憶,并在那份記憶中,見過仙古宇內第五重天的皓月。
但因為記憶并不完整,那皓月又總是懸于高天,沒那么清晰,讓他以往在青冥天地里,竟然沒有認出來。
不過這也是因為皓月并不在青冥天地中,見到的也只是投影,無從感受。
此刻,他身在皓月之中,在感受到那絲仙古之意后,才總算分辨出來。
在很久之前,林初生就曾猜測過,青冥天地之所以會出現仙古遺跡投影,很可能與第五太陰有關,或許是他曾去過仙古宇內,牽連了什么因果。
但現在看來,第五太陰究竟有沒有去過仙古宇內,尚且無法定論,不過青冥天地出現的仙古遺跡投影,一定與這輪皓月有關。
隨后,林初生的目光繼續看向了皓月之外。
那是一個天地,深青的天,一片空遠,玄黃的地,滿是荒蕪,也代表了第五太陰的體內天地。
青冥紀元,就在這個天地之中,站在紀元之外看,就如同是一個朦朧不清的小天地。
林初生的目光,已經能透過朦朧,隱隱看到其內的無數道域。
至于皓月,則在青冥紀元之上。
這就是第五太陰體內,從真實物質層面看到的景象,存在了真實距離。
若從青冥紀元出來,再登上青天,大概就相當于是走出了第五太陰的體內,去到了太陰之外。
而從“道”的層面去看,就是青冥紀元與一百層虛空,以及最后的時空大道壁障。
這也是離開第五太陰,兩條不同的路。
林初生抬頭,凝視那片空遠青天,似高無盡,即便是以他現在的目力,也看不到盡頭。
第五太陰曾是蒼茫宇內的太陰道君,至少在仙神七境,遠遠超過了如今的林初生,故而其體內天地之浩渺,也遠超想象。
那條登天之路,必然無比艱難。
至少在林初生所見到的來判斷,從“道”那一條路離開太陰世界,要更簡單得多。
畢竟第五太陰的意志,已經處于沉寂中,屬于他的道,也陷入了一種沉寂狀態,僅僅是在自然運轉。
在微微思索后,又見張老道始終未醒,林初生還是決定走出皓月,去第五太陰的體內天地親身感受一番。
當走出皓月的一剎那,立刻有一股蒼涼大意,撲面而來,悠遠,空冥,浩大。
甚至在林初生感受到這股蒼涼大意后,也禁不住瞳孔一縮,望那青天,愈加深遠,方才真切體會到,什么叫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這一刻,他才敢肯定,蒼茫宇內的第五太陰,在修為境界上,絕對還要超過了未來宗宗主,恐怕已至仙神八境。
不過想想也對,那蒼茫太陽,曾是道逍遙境的無上大能,甚至想要利用劫道,去沖擊那傳說中的第七大境。
盡管最后失敗了,導致境界大跌,可也絕不是任何一個第五大境可比。
在蒼茫宇內,除了主宰太陽之外,還有四十九位太陰,恐怕都至少是仙神六境之上的大修士。
而位列越靠前的太陰,修為境界也越強。
正是有眾多太陰協力抵抗,才能勉強與蒼茫太陽抗衡。
林初生曾在第五太陰制造的幻象中,見過那場浩大道爭,有八位太陰,直接隕滅在太陽的劫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