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呂堯無聊溜達過去的時候,就會看見林永珍在看外文書,而且不止一種外文,光是呂堯能認出來的語種就有英文,法文,俄文,偶爾的她也會看看日文的書。
這天林永珍繼續躺在室內看書,呂堯轉悠過去,看到她在看一本英文書。
呂堯聊天道:“這本又是什么專業書啊。”
林永珍笑道:“這本叫《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
呂堯樂了:“這書名聽著好怪啊,翻譯本我都沒聽說過。”
林永珍也笑道:“其實我也看不太懂,不過是拿來溫習以前學過的英文。”
不是第一母語的情況下,后來學習的語言是會隨著不用而漸漸淡忘的。
呂堯好奇道:“你以前都還學這個啊,挺辛苦。”
林永珍笑了笑回道:“也算有用,等你將來出國的話,我可以當你的翻譯啊,就算不到專業翻譯的程度,料理日常生活肯定是沒問題的。”
呂堯樂了,沒想到林永珍比他還能代入角色。
在宿預這邊的日子過的就是很快,呂堯每天在線上解決了完公司的事務后,都會跟甘曉曦和林永珍聊聊天,偶爾還會組織聚餐。
不過陸小亦對呂堯有點敬而遠之的感覺。
呂堯對此并不在意。
這樣悠閑的生活過的久了也有點無聊,所以后來呂堯每天都喬裝打扮成包工頭去劉莊那邊轉轉,看看那邊的施工情況。
隨著道路越鋪越近,劉莊的村民對他們村要拆遷的事實篤信不疑,在加蓋沒結束前沒有任何一家愿意松口,即便陸小亦這邊叮囑工作人員上去苦口婆心的勸說,可他們就是不聽。
有時候說的多了甚至還會引來村民的不滿要跟他們動粗。
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呂堯手里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第一手視頻資料。
等到六月下旬,在裝配式建筑材料,以及劉莊村民自己加班加點的催促下,原本以平房院子,以及兩層農村小樓為主的劉莊,現今儼然變成了一座樓房林立的村莊。
從遠處看,灰白色的水泥樓房拔地而,層層挨著,猶如一座人造奇觀。
等到湊近了看就會發現那哪里是什么樓房?分明就是一座座未完工的樓架子,這些加班加點加蓋出來的建筑只有一個殼子,劉莊的村民甚至都不舍得在上面加上窗戶門板。
一個個開出來的大窗戶遠遠看去像是一個無聲吶喊的水泥巨人,黑洞洞的嘴和灰白沒有生機的水泥墻格像極了后現代主義的抽象畫作。
但劉莊的村民對他們的杰作很滿意。
本來就是用來推倒的東西,搞那么精致做什么?
可就在劉莊村民滿心歡喜的等待著拆遷協商人員過來洽談價格時,他們卻愕然的發現,十幾天前還經常登門拜訪勸說的拆遷協商人員忽然沒影了。
這什么情況?
劉莊的村民左等右等,盼星星盼月亮卻始終沒有盼到之前無比討厭的拆遷協商人員。
但那條通往他們村的道路卻仍舊在施工。
劉莊村民們不明所以,他們聚在一處商量了一頓后,就在好幾個村里老人的帶領下直接把過來鋪路的施工隊給攔住了。
“你們施工隊什么情況啊?之前到俺們村協商的賠償人員呢?”
“怎么最近不來啦?”
鋪路的施工隊哪里知道這些東西啊,他們也是拿錢做事而已,這群當地村民把他們給圍住是幾個意思啊?
鋪路施工隊的工頭上來讓他們不要擋著妨礙施工,但劉莊的村民卻不讓了,劉莊的人直接把施工隊團團圍住。
“讓你們管事的出來說話!”
“今天沒人來給個說法你們誰都動不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