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時間,正好也是她在這里擔任監事會負責人的任期,等到拿出成果后她就能順利晉升。
對她這樣的人來說,前途是最重要的,其次都是其次。
呂堯笑道:“這不是怕他們不長記性嘛。”
陸小亦剜了呂堯一眼,繃著臉憋笑道:“行了行了,知道你心疼你陸姐了。”
和呂堯共事這段時間陸小亦那公事公辦的性格也被呂堯漸漸磨下去了,兩人之間的關系親昵熱絡了不少。
陸小亦看向王杉空下來的座位,說道:“王哥最近回研究所那邊開會去了,偶爾跟我聊天的時候說他們現在組內對ai為了發展的方向存在較大爭議。”
“而且每一種都沒有特別明朗的方向。”
陸小亦擔憂道:“咱們明年真能建立起屬于自己的ai大模型嗎?”
對這一點呂堯是很確定的,因為等到明年谷歌內部就會研發出基于“自注意力機制”的ai模型,并在2017年發表論文《attentionisallyouneed》,在論文中首次提出該概念。
在自然語言處理的測試中,“自注意力機制”迅速成為行業新標桿,并成為chatgpt等ai模型的底層架構。
呂堯本身對ai是了解不多的,但隨著ai爆火,各種關于ai的科普文章鋪天蓋地,呂堯被動吸收了不少這一行相關的知識。
這些知識放在專業的大牛那里自然只能算得上科普級的,但在2014年這個時間段,呂堯掌握的信息卻是能影響未來的。
所以呂堯笑道:“放心吧,肯定行的。”
再不濟再不濟,他們也能在2017年借助谷歌發表的論文進行模型構建,即便是從2017年才開始構建模型,那也足夠領先國內大部分的同行,成為ai行業的翹楚。
但呂堯不打算等那么久。
等王杉從研究室那邊回來,或許他能旁敲側擊跟王杉聊聊。
天才們需要的往往只是一簇靈感的火光,當這道靈感的火光點燃他們知識的海洋,一個給予該靈感的體系自然而然也就會浮現。
而呂堯,手里現在就攥著來自未來的“靈感火光”。
就是不知道王杉的知識儲備夠不夠干貨,能不能被呂堯這簇靈感火光點燃。
幫助陸小亦排解完心底的郁悶后,呂堯就繼續做自己的企劃書。
現在ai數據中心已經開始建設,硬件的建設需要差不多一年多的時間,在這期間呂堯就可以先把要做的項目先立項,等所有項目逐步投放市場后,就能給未來的ai模型囤積訓練數據。
這對ai模型來說是最重要的,光有數據沒有訓練的ai空洞乏味,毫無用處。
……
兩天后,王杉從京城那邊回來。
連續好幾天的高強度會議和來回的奔波讓王杉累的不輕,但就算很累,王杉回來后還是跟鐵腚一樣坐到他的電腦前愣愣出神。
他是從下午五點多回來的,枯坐在電腦跟前一直到晚上十點多都沒怎么動彈。
他就像是一臺卡住的機器。
晚上的時候呂堯端著兩杯安神補腦的營養補品來到王杉電腦桌前,笑著問道:“王哥喝點嗎。”
王杉跟機器人一樣生硬回道:“我不喝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