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億里面肯定有水分,但那段時間,抖音,微博,小紅書,公眾號,朋友圈,甚至keep和qq上都是鋪天蓋地的宣傳。
光是這些宣發費用,起碼都要一兩個億。
更別說各大團購app和線下影院的推廣宣傳了。
可見互聯網時代宣發成本的高昂。
但這種宣發成本的高昂也是有用的,那部抄襲自東洋的減肥電影,最終竟然斬獲了38億的票房,用上一部電影積攢的口碑和后半生導演生涯的破碎換來如此成績,也算是相當不錯了。
呂堯把宣發的重要性說了之后:“等到咱們這邊差不多該上線的時候,只要稍微透露點風聲,對面肯定會搶先咱們一步鋪天蓋地的進行宣發。”
“然后會發生什么呢?”
甘曉曦越聽眼神越亮:“白推廣了?可萬一他們自己琢磨出來的游戲火了呢?”
呂堯笑了笑,按照企鵝的一貫尿性那是不太可能的。
實際上自走棋這種玩法出現的很晚,直到明年的時候,才會有一款類似自走棋類的游戲發布,但這款游戲并不成熟。
雖然《戰三國》游戲中一樣運用了湊利息,連勝連敗這樣的機制,游戲對局也有類似羈絆的陣法系統,比如如劉關張三個武將一塊上陣可以組成“桃園結義”效果,張遼樂進等英雄組成的陣容可以獲得“五子良將”效果。
但后來三合一的升星的模式他們沒有開發出來,游戲本身的可玩性也很一般,所以這游戲并沒有大爆大火。
一個游戲能不能火,跟它好不好玩是有決定性關系的。
其中玩家基于游戲機制開發出來的,連游戲設計者都沒想到的玩法,更是一個游戲的核心。
比如早期的“ap劍圣”,“瞪眼塞恩”,基于打野路線的發育戰法,又或者apex中的各種身法,云頂之弈中的“空城”,“連勝/連敗”,“九五/四八”等等玩法。
這都是在游戲發展過程中,玩家自己發掘出來的游戲閃光點。
在“自走棋”概念都還沒出現的當下,光憑他們的“憑空想象”就能搞出一個極致完善的自走棋?
企鵝要是這么牛逼,呂堯親自去企鵝園區門口給他們磕一個。
于是呂堯笑道:“那我就賭他們的游戲火不了——真火了我去給他們磕一個。”
三女聽了這話都笑出聲來。
呂堯繼續說道:“而一旦他們耗費大量推廣資源卻沒能引起什么反響,他們對接下來的推廣自然會謹慎小心很多。”
等到八月初時呂堯這邊放出已經打磨好的作品后,呂堯推測不管是《全民超神》還是《英雄戰跡》都肯定會回爐重造。
但接下來他們能不能拿到更好的推薦資源可就不好說了。
已經消耗了一波推廣資源的情況下,企鵝旗下各個推廣部門明年的業績要不要完成?想要完成業績只能自家薅自家羊毛,那這些項目的負責人頂得住嗎?
這還只是一方面的。
更新奇有趣的玩法,更好的建模,更好的匹配機制,加上呂堯從去年就開始積累的營銷能力。
有心算無心之下,企鵝那邊想要徹底碾壓呂堯,要付出的代價絕對不小。
就算這些項目的負責人想要跟呂堯死磕,但決定死磕的權力并不在這些項目負責人的手里啊。
最最關鍵的是,對方在推出棋盤類游戲,算是幫呂堯這邊開荒,等到后面時機成熟了,呂堯完全可以靠著自有ip推出自走棋游戲,而企鵝那邊前面所有的鋪墊工作,都將成為呂堯新款自走棋游戲的墊腳石。
一款全新的游戲出來開荒,是很容易暴斃的,而且真正的開山怪往往也都是不那么賺錢的。
真正賺錢的,都是那些摸著開山怪尸體過河的第二撥人。
等呂堯說完,甘曉曦嘖嘖嘆道:“你還真是費盡心思,機關算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