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只雞,最后一家分了1000只,數量雖然不多,但在資源匱乏的當下,總歸是聊勝于無,也算對廠里的工人有個交代了。
再說了,這四家單位的規模,加在一起也沒法和鋼鐵廠相比,能分到1000只活雞,已經是很不錯了。
酒足飯飽,四位主管后勤物資采購的科長圓滿完成了任務,各自離開。
電機廠的牛廣志卻被留了下來。
還有好處?
煉鋼廠的招待所,房間里只有李天明和牛廣志兩個人。
“牛科長,抽一支!”
李天明遞過去一支煙,努力控制著自己的情緒,牢記現在是賣方市場的基本原則。
“李老弟,有什么話就直說吧,只要老哥哥能辦的,一定不推辭!”
牛廣志還惦記著從李天明的手里拿到更多的物資呢。
煉鋼廠那幾十車生豬,可把他羨慕得夠嗆。
“有個事,想跟您打聽一下。”
李天明先給自己點著煙,然后才把火湊到牛廣志面前。
“電機廠主要生產的是工業電機,還是民用電機?”
牛廣志一愣,不明白李天明為什么要打聽這個,但畢竟不涉及保密范圍,介紹一下也無所謂。
“都有,我們廠的產品,主要還是看國家的需要,上面下達什么任務,我們就生產什么型號的電機!”
海城電機廠是當初剛建國的時候,由大蘇援建的單位,后來經過68年的擴建,又與京城的第一電機廠合并,現如今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放眼全國也是數一數二的。
不過現在這種國企都是定點供應,李天明想要把事情辦成,并不容易。
“臺式電風扇的電機,能生產嗎?”
李天明這兩天一直在琢磨著,再帶著鄉親們做點啥。
等過兩天任務豬交上去,再把養殖場的雞給賣了,到時候,人人腰包都寬裕了,這可不是什么好現象。
錢,要花出去才是錢,存在家里,就是幾張紙。
而且,還容易遭人惦記。
都知道李家臺子靠著養殖場賺錢了,眼紅的肯定少不了。
不光容易招小偷惦記,還有上面更厲害的人。
春暖花開之前,千萬不能大意了。
只有把錢花出去,才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牛廣志所在的電機廠,給李天明提了個醒。
他之前就一直想著在村里辦個有技術含量的企業,要是一切順利的話,機會這就來了。
“電風扇用的電機?這個我們廠倒是沒生產過,我不懂技術,這方面也不是很了解,李老弟,你打聽這個……”
李天明起身去倒了一杯茶,放在牛廣志面前。
“不瞞您說,村里的養殖場賺了些錢,我就想著用這筆錢再做點兒什么,大事咱們老農民肯定做不成,倒是改善民生這方面有些想法。”
嗬!
這話如果是別人說的,牛廣志肯定要嘲諷回去,可那1000只活雞還沒到手,也只能忍著了。
不過,聽李天明的意思,他這是想做臺式電風扇。
還真是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他就算是不懂技術,可電風扇這種家用電器,能是一般人玩得轉的?
里面涉及到很多技術難題,上海那邊的華生電器制造廠也是用了好幾年的時間,才攻關成功。
“李老弟,你這……想法是好的,可家用電器是工業科技,和種地不一樣,不是下力氣就能有收成。”
牛廣志盡量說得委婉,沒明說李天明是異想天開,已經算是很客氣了。
李天明當然明白,只不過他可不是異想天開。
之所以得知牛廣志是電機廠的人,就想到了臺式電風扇,還是因為,他上輩子真干過這個。
在別人眼里,李天明是個踏實的,可骨子里,他卻并不安分。
上輩子包工程賺了一些錢以后,李天明便突發奇想,打算干點兒別的。
當時國內的民生制造業生產力嚴重不足,于是他就和幾個朋友合伙承包了一家大集體性質的農機機械廠。
做的第一個產品,就是臺式電風扇。
電風扇其實沒啥技術含量,而且,當時相關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
國內的上海華生,京城牡丹,江淮紅星都十分暢銷,買幾臺拆開了就能仿制。
只不過,李天明還是把事情給想得太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