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宋曉雨又紅了臉,拽過毛巾回屋了。
弟弟妹妹都在,啥都往外胡咧咧。
李天明被宋曉雨的反應給逗笑了。
正準備吃飯,就見天立跑了進來。
“天明哥!”
“咋了,這么急三火四的!”
“我叔讓你去養殖場,來了好多卡車!”
呃?
李天明一愣,去廚房拿了個貼餅子,和宋曉雨打過招呼,便急匆匆的出了門。
還沒走到養殖場,就看到了長長的車隊。
這是……
就算革命形勢有了新的變化,要抓老郄他們,也用不著這么多車吧?
“天明!”
這時候,孫立從車隊最前面走了過來,一起的還有牛廣志,以及上次一起喝過酒的那幾位各廠的物資科科長。
“孫哥,你們這是……”
孫立苦笑:“出了那么大的事,現在做什么都得小心謹慎些,沒敢提前打招呼,我們就約著一起過來了,今天把雞都拉走!”
原來是為了這個。
李天明松了口氣,帶著幾人一起去了養殖場,這邊已經在裝籠了。
價錢是之前商量好的,一只五塊五毛錢,比市價略高,鋼鐵廠要了5000只,其他五家規模沒有鋼鐵廠大,職工也沒有鋼鐵廠多,每家1000只。
總計進賬五萬五千元。
孫立順便還把這段時間積攢下來的雞蛋給吃下了。
又是6000多塊錢。
這下養殖場除了留著明年繁殖用的二師兄和卯日星官,真的是空空如也了。
這邊忙得熱火朝天,聞訊趕來的村民,也紛紛動手幫忙。
一直忙活到后半夜,才總算是把一萬只雞給裝上了車。
“天明,最近這幾天就先別往海城送魚了,有事我給村里掛電話!”
李天明自然明白。
革命形式出現了如此重大的變化,不想著怎么穩固來之不易的革命成果,還要貪一時的口腹之欲,這種思想和行為,通通要不得。
過段時間就要開始農忙了,村里還有這么多的工程要干,李天明再和往常那樣連夜往城里送魚,他的身體也吃不消。
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可以歇一歇。
“知道了!”
孫立坐上車,朝李天明揮了揮手,車隊很快便離開了李家臺子。
“天明,這錢……”
“年底再說吧!”
多事之秋,還是先穩上一波,這個時候可千萬不能浪。
等這股風刮過去再說。
李學慶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別看他的革命熱情不高,為此還經常被批評,但還是很有政治敏感度的。
“對,越是這種時候,越是不能張揚。”
“鄉親們那邊……是不是打個招呼。”
錢不分下去,有些人的心里肯定要長草。
“不用,先憋著,誰憋不住,讓他來找我。”
李天明聞言笑了一下:“行,那就……憋著!”
事實證明,鄉親們還是很有默契的,時下這個檔口,所有人都明白,要保平安,首先要管住自己那張嘴。
有人偶爾狀似無意的提上一句,卻也因為沒有人附和,只能悻悻的閉了嘴。
忙忙碌碌中時間過去了一個月,村里的路修好了,雖然不是城里那種柏油馬路,但重新平整后,鋪上一層砂石料,再墁上一層混凝土,最后兩側還鋪上了青石板。
王主任雖然沒能如愿來觀摩學習,李家臺子卻落下了不少實惠。
這青石板和混凝土,如果不是因為王主任要來的話,根本輪不上李家臺子,而且還是這么大的量。
縣里的物資局也曾想要追回,只是他們的反應慢了一些,等丁滿意過來的時候,料已經用了大半,只能苦笑著打道回府了。
公共廁所也已經完工了,雖然還是有很多村民不習慣,但是被民兵小隊抓著當街拉撒的,大喇叭點名磕磣一頓之后,也漸漸的接受了這種新的解決方式。
完工的一個禮拜之后,秋收會戰正式打響,可就在社員們在地里忙活的時候。
兩輛大卡車駛入了村子,緊接著大喇叭又響了起來。
全體社員到大戲臺集合。
「今天第二更,提意見歡迎,冷嘲熱諷就不必了,今天還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