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吃飯的時候,李天明又問起了鋼廠采購的事。
“大宗原料都是上面統一調配,我大伯主要負責的就是生產設備的零部件,不過也基本上是定向供給。”
這差事如果放在日后,那是妥妥的肥差。
“你打聽這個干嘛?”
“有點兒想法,只是還不夠成熟。”
孫立也沒在意。
“你下次來,多弄幾只老鱉,廠里最近有不少招待,好東西越來越少了。”
李天明正愁怎么才能見著孫福滿,如今人家生了副主任,門檻高了,再想見著,遠沒有以前方便。
“沒問題,明天就給捎來。”
吃過早飯,李天明拿了錢,離開了鋼鐵廠,又轉道去了電機廠。
接到門衛的通知,牛廣志放下手里的工作就過來了。
“我正想通過孫科長聯系你呢,這魚……”
“明天給電機廠送。”
牛廣志聞言,這才笑了。
他已經在領導面前打了包票,萬一事不成,還得吃掛落兒。
“走,進去聊!”
拖拉機來到了辦公樓門前,找了個地方停好。
牛廣志把李天明帶到了辦公室。
“牛哥,上回和你說的那個事……咋樣了?”
牛廣志正給李天明倒水,聞言手上的動作一頓。
“天明,現在這股子亂勁兒,我覺得一動不如一靜,還是先等等吧!”
顯然時局不穩,無論是牛廣志,還是電機廠的領導,都不敢有太大的動作,生怕會因為某件事被人抓住了把柄。
李天明自然能理解。
只不過……
“牛哥,那個三產的事,廠里也沒動靜?”
說到這個,牛廣志還有點兒不好意思了。
主意是李天明幫著出的,可是功勞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大飛機掉下來之前,牛廣志就已經和廠領導匯報過了。
當時正趕上,新一波的知青下鄉,廠里又有好多工人,為了能將子女留在身邊,不得不辦了提前退休。
廠里的領導為此也是焦頭爛額的。
一下子走了那么多成熟的技術工,對廠里的生產造成的影響太大。
有心不批,可那些工人為了孩子,也是豁出去了。
三天兩頭的堵領導家的大門。
甚至還有人干脆不吃飯,餓得低血糖,直接暈倒在車間里,然后拿著醫院提供的證明,過來辦手續。
廠領導也擔心出事,只能批了,可這個口子一開就收不住了。
短短幾天,就走了十幾個技術工。
好些生產都只能暫停。
牛廣志就是在這時候,把改組三產,對退休技術工實行返聘的建議拿了出來。
立刻受到了廠里的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