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做什么去了?天冷了,地里不是沒有活了嗎?”
一大早,剛吃完飯,謝建設等人就出門了。
新來的知青們一個個的不明所以,他們雖然是城里人,但以前上學的時候,每年學校都會組織他們下鄉助農。
多少還是知道一點兒的。
“我們要不要也去看看啊!”
“可李主任不是說了,讓咱們休息幾天嗎?”
有人不想去,不是因為懶,而是北方的天氣太冷了,在熱炕頭上睡了一宿,還沒緩過來。
“你還當真了,人家也許就是說說而已,說不定就為了看咱們的表現呢!”
“我也覺得有這種可能,以后咱們都要在村里生活,總不能讓村里人覺得咱們不熱愛勞動!”
“要不然……我們也去?”
“誰知道他們去了哪里啊?”
“昨天進村的時候,那個大工地,我記得謝建設他們都在那邊。”
“對,就是那里!”
幾個人商量著,簡單的收拾了一下,也跟著出了門。
來到電風扇廠工地這邊,果然見到了謝建設。
可是……
干什么啊?
地里的農活還沒弄明白呢,搞建筑這些新來的知青更是摸不清頭腦。
但也不能光看著什么都不干,那就……
搬磚!
李天明開著拖拉機經過工地的時候,一眼就看到了昨天剛從縣里接來的那幾個知青。
呵!
還挺勤快的!
“天明,這就出發啊?”
李學慶走了過來。
“早點兒去,早點兒回,叔,那幾個是什么情況?”
今天又到了往城里送魚的日子了。
“自己找來的,我看著還行,人不懶,眼里還有活,就是身子骨單薄了些!”
李天明笑道:“總比躺炕頭子上睡大覺強,叔,我們先走了!”
到了葦海這邊,李學工已經在帶著人往岸上拖網了。
天越來越冷,魚也不好抓了。
李學工天不亮就帶著人過來了,一直忙活到現在。
“三叔!”
“爸!”
李學工又冷又餓,看李天明帶著天生到了,應了一聲,隨即便指揮鄉親們注水裝魚。
“天明,再送幾趟,也就差不多了吧?”
葦海這兩天上凍,水面也開始結冰了。
“今天這趟送完,往后就是給鋼鐵廠和電機廠準備年貨!”
之前去,孫立和牛廣志都和李天明提過,今年廠里發福利,還是每人一條魚,讓他在年底前給準備好了。
煉鋼廠那邊至少還要送個五六趟,電機廠的工人不多,也得送兩趟。
“什么時候送,提前一天打招呼,最好這幾天你們哥倆多跑幾趟,今年這天氣邪乎,冷得忒早,我瞧著再過幾天,葦海就能給凍瓷實了!”
說著話,魚也裝上了車,李天明叫上天生,一起上路。
這兩天剛下了雪,路不好走,李天明兩兄弟也不敢開得太快,趕著中午前到了鋼鐵廠。
“5467斤!一共是2733塊5毛!”
過完秤,孫立去財務室領了錢。
葦海上凍以后,鋼廠這邊也調整了價格,一斤5毛,算是孫福滿的態度。
雖然對電風扇廠配件的事有所不滿,但往后兩邊的合作還要繼續。
“我大伯給你們哥倆準備了點兒東西,放車上了!”
孫福滿隔三岔五的就會送些廠里的招待品,還都是如今市面上不好淘換的。
李天明也不推辭。
“替我謝謝孫叔!”
“謝啥啊!都是自己人!”
孫立倒是不惦記配件的事,他現在最要緊的,是把后勤處物資科科長的位置坐穩當了。
聊了一會兒,抽了支煙,李天明準備告辭了。
剛剛已經見過了天會,這會兒兩人準備去棉紡廠看看大蓮。
雖然挺長時間沒來,可棉紡廠的門衛還認得李天明,看見他直接放行。
宿舍樓下,兩兄弟等了一會兒,大蓮就出來了。
“哥,大哥!”
哥是稱呼李天明的,天生是大哥。
“你們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