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生產隊長,訕訕的笑著。
顯然,人人都在記花賬。
“幾位叔,真不怨學慶叔發火,集體的便宜哪能隨便占,真要是被有心人給抓住把柄,那可不是小事,現在都盯著咱們村呢,更要小心一點,不能因小失大。”
從剛進臘月就開始對賬,一直對到臘月二十,還沒對完。
明天就是分紅的日子了,賬上還有出入的話,鎮上、縣里都要過問。
李學慶罵了好幾回,可幾個生產隊長還是抱著僥幸心理。
但隨著李天明一開口,五人立刻從懷里又掏出了一本小賬。
“天明說得對,不能因小失大。”
“嗐,都是前些年窮鬧的,這小家子氣的習慣一時半會兒改不過來了。”
“天明,你放心,往后絕對實打實的記,絕對不給村里惹麻煩。”
這下重新再對,有出入的地方,幾個生產隊長也都做了讓步。
沒一會兒就完事了。
“你瞅瞅,我拍桌子罵人,一個個的都跟我打馬虎眼,你一開口,他們全都老實了。”
看到這一幕,李學慶又動了把村主任的位子讓給李天明的念頭。
他心里也清楚,李天明才是那個能讓鄉親們奔好光景的帶頭人。
幾個生產隊長嘻嘻哈哈的走了。
會議室里只剩下了李天明和李學慶兩個人。
“天明,等你明年入了黨,這村主任還是你來當吧!”
李天明聞言,并不覺得意外,之前李學慶也曾和他說過。
“叔,這個事,最少五年之內,您就別提了。”
時代洪流期間,李天明還需要李學慶在前面頂著,他的身份就是最好的護身符。
就憑家里那些牌牌,誰都不能把他怎么樣。
李天明要是這時候頂上去,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
李學慶聽了,也能猜到是因為什么。
“行,叔就再頂幾年,放心,有我這把老骨頭在,你就可勁兒的折騰。”
李天明笑了,沒再繼續這個話題,而是問起了村里的結余。
“這些日子往城里送魚,賬上又攢下了七萬多,不到八萬塊錢,縣物資局還是和往年一樣,拉走了5000斤,剩下的……菜園子的菜換了點兒錢,還有就是縣里的財政撥款。”
今年因為多了一家電機廠,而且開始送魚的時間也早,之前建電風扇廠已經用掉了一筆,現在賬上居然還有七萬多塊錢。
這下,又該其他村眼紅了。
他們只有工分那點兒結余,分完口糧,根本剩不下多少,家里壯勞力少的,說不定還要欠村里的錢。
“叔,今年記得和大家伙說說,都低調點兒,財不外露的道理還能不懂。”
“我說了,他們就聽?再說了,現在誰不知道咱李家臺子有錢。”
這倒也是。
那就……
繼續眼紅吧!
轉天便到了讓其他村人眼紅的日子。
吃過早飯,鄉親們紛紛到了村支部。
除了一袋袋的糧食,成垛的蘿卜、白菜,還有一條條剁好的豬肉,一籃子一籃子的雞蛋。
村里人雖然人人臉上都帶著喜色,卻并不驚訝,只有那些剛來沒多久知青,一個個被驚得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