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海立格先生,現在是……盧源局長,還有李天明……先生在和您通話!”
聽到流利的英語,海立格也松了口氣。
“我如果沒聽錯的話,你一定是那位景梅小姐!”
“是的,我是景梅,現在由我來為雙方做翻譯!”
景梅說著看向了盧源,可盧源卻朝著李天明示意了一下。
“海立格先生,我現在有一筆生意,不知道你是否感興趣。”
聽了翻譯,海立格頓時大喜過望,他設置這條專線,等的就是這個電話。
之前的軋鋼生產線生意完成之后,海立格一直盼著他布下的這步棋能為他帶來豐厚的回報。
可是等了這么長時間,一直沒有回音,就在他準備要放棄的時候,終于還是被他等到了。
“當然,很愿意為您效勞!”
在別人的眼里,現在的中國或許就是一個貧窮、落后,還喜歡吃狗和胎盤的國家,根本沒有任何商機可言。
但是,海立格多次往返中國,他對那里非常了解,那片土地不但擁有著巨大的商機,而且,還充滿潛力。
他費盡心思就是想要和中國的政府部門搭上線,現在,期待已久的橄欖枝終于向他拋來了。
李天明當即表明了意圖。
利勃海爾?
海立格當然知道這個德國品牌,事實上,在將中國的電器商品帶到歐洲的同時,他也曾嘗試將歐洲的商品介紹到中國。
只不過,中國對于引進國外的商品一支很謹慎,對此,海立格倒是也能理解。
畢竟,技術標準存在著代差,一旦歐洲的商品涌入中國,很快就會對中國的本土品牌造成巨大的沖擊。
現在,李天明想要引進一條完整的電冰箱生產線,還指明要利勃海爾,要做成這筆生意的難度可不算小。
可是難度越高,不是正好可以體現自己的價值,如果能夠促成這筆交易,成為中國在歐洲的采購代理人,這個目標還遠嗎?
“李先生,可以說明一下你期待的合作范圍包括哪些方面嗎?”
海立格一直在關注著中國的變化,知道那里正在進行一場名為“改革開放”的大變革,并且一些沿海城市還在積極推動招商引資。
也許……
李天明是想要和利勃海爾進行合作,如果是這樣的話,也許利勃海爾會感興趣的。
那些將中國視作貧窮、落后、愚昧的都是些沒眼光的小商人,真正大財團誰也無法忽視那個東方大國的存在。
當中國真正實現全面開放的時候,也許對于這片市場的激烈爭奪隨時都會上演。
“我需要他們的技術,設備,但并不接受投資!”
技術轉讓,設備采購,如果只是這樣的話,想要說服利勃海爾恐怕就難了。
但李天明接下來的一句話,又讓海立格重新燃起了希望。
“我不需要最先進的,明白我的意思嗎?”
想要拿到利勃海爾最新的電冰箱相關技術,根本沒可能。
畢竟有老美主導的技術壁壘存在,即便電冰箱不涉及軍工,可只要是先進的技術,都需要在老美那里過一遍篩子,才能輸送到中國。
可即便是上一代的技術,對于現在國內的情況,也夠用了!
而且,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
中國人很善于模仿,并且在模仿的基礎之上,實現超越。
“天明,你剛剛……為什么不爭取一下?”
“爭取啥?德國人最新的技術?人家能給咱?”
從一開始,李天明的目標就是利勃海爾上一代的技術,或者最新技術的刪減版。
盧源聞言不禁苦笑,他也知道是自己太天真了。
那些老外在和中國人做生意的時候,都喜歡留一手,始終確保自己在技術上的優勢,只有這樣,中國人才能永遠有求于他們。
雖然憋氣,但卻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咱們還是落后太多了。”
聽到這話,李天明笑了。
“咋?盧局,您這是灰心了?”
“扯淡,我還等著看你說的二十年后的中國什么樣呢,不過,天明,這事沒經過上面,你想做成恐怕也難,單單一個外匯,你準備怎么解決?外國人可不接受咱們的人民幣,你想要動外匯……”
根本沒有可能!
海城每年出口貿易額能達到千萬美元,可除了一小部分的外匯,大頭都被上面給拿走了,然后按照官方匯率給海城人民幣。
市財政現有的外匯,根本不足以完成這么大數額的交易,就算夠,市里能答應?
李天明自然清楚這一點,也早有預案,市里要是能放開限制,同意大集體入股國企最好。
要是不同意的話,大不了……
以物易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