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你這嘴怎么就這么欠呢!”
得知馬援朝在電冰箱廠,當著所有工人的面許了愿,盧源簡直無語至極。
人家剛報了個價,他和李天明商量著先抻上幾天,結果馬援朝嘴快,直接給禿嚕出去了。
這下怎么辦?
當然,買是一定要買,可就是價格……
馬援朝一臉尷尬:“老盧,你是沒在現場,今天要不是天明,非得出大事不可。”
“這么嚴重?”
盧源面帶疑惑。
“你以為呢,好幾百工人圍著電冰箱廠的行政樓要說法,要是不想辦法將工人的情緒安撫下來,我……”
現在想想,馬援朝還覺得后怕,關鍵是工人們喊的口號,那簡直就是把他放在火上烤。
盧源聞言看向了李天明,既然已經到這個份上了,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怎么促成這筆交易了。
1200萬美金!
“太貴了!”
就算按李天明之前說的以物易物,那也要七萬臺電風扇,或者是兩萬六千臺電飯煲。
先不說能不能拿得出來,這么大的量,萬一影響出口創匯怎么辦?
“天明,你……有沒有什么好主意?”
和外國人打交道,整個海城再沒有誰比李天明更擅長。
“盧局,這事是不是應該先和杜主任打個招呼啊?”
“領導只要結果,不問過程!”
“那要是……”
見李天明欲言又止的,盧源急道:“有話就說,都什么時候了,還磨磨唧唧的。”
“您別著急啊,盧局,海立格今天提的條件,您都聽明白了嗎?”
盧源聞言頓時皺起了眉。
“你是說……”
見兩人說話只說半句,馬援朝急了。
“你們兩個這是打什么啞迷呢,難道對方還有附加條件?”
馬援朝只知道對方報了個1200萬美元的價格,并不清楚其他的。
“咱們委托的中間人說,對方提出以后咱們的產品,要貼他們的品牌標簽,還要注明了,采用的是他們的技術。”
“什么?”
馬援朝聽了,眉頭皺得比盧源更深。
“要是這樣的話,咱們豈不是成他們的代工廠了。”
甭管當初電冰箱廠是什么背景,可成立的初衷都是要打造海城的本土品牌。
要是掛德國人的商標,這到底算是國產,還是進口。
關鍵是……
此前沒有過先例啊!
“也沒您想的那么嚴重!”
馬援朝剛要說話,盧源一把按住了他的手。
“天明,你覺得這事……可行!”
“無非就是面子問題,咱們現在最要緊的是拿到德國人的技術。”
正說著,房門被推開,盧源的媳婦兒端著一大盆清湯面走了進來。
“別光顧著談工作,老馬,天明,吃點兒東西墊墊肚子,再接著聊。”
盧源的媳婦兒是市中心醫院行政處的領導,上次李天明的姥姥來海城看病,就是她給安排的專家會診。
“嫂子,給您添麻煩了。”
李天明連忙起身。
“嗐,這有什么麻煩的,就是家里沒什么東西了,湊合一頓,下次趕著飯點兒過來,讓你嘗嘗嫂子的手藝。”
清湯面里臥了好幾個雞蛋,就著小咸菜和豆腐乳,整整一大盆,沒一會兒就讓李天明和馬援朝給消滅了。
點上一支煙,話題又回到了和利勃海爾的合作上。
“天明,咱們的產品掛著德國人的牌子,這可不光是面子的問題。”
馬援朝顯然還是不能接受。
“馬局,我明白您的意思,可眼下最要緊的還是人家的設備和技術。”
“可是……德國人提這個要求的目的是什么?”
國內現在很少有人能理解品牌的意義。
“他們是在為真正自己的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打前站呢。”
馬援朝和盧源聞言對視了一眼。
“天明,你的意思是說,未來國家會逐漸放開對國外商品的進口管制?”
盧源是商貿局的,自然要關心這個問題。
現階段雖然也有一部分國外的商品流入國內,但是對于進口的管制十分嚴格,而且,一般人在市場上幾乎見不到。
“這是必然的,改革開放,與國際接軌,咱們的商品出口,自然也要打開市場,讓外國的商品走進來。”
貿易都是有來有往,沒有只賣不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