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冰箱廠合資以后的第一批樣機,經過性能檢測,正式下線。
市委領導和相關部的一把手悉數到場。
五臺電冰箱排開,同時接上電的一瞬間,現場掌聲雷動。
工人們激動到手都拍紅了。
自家生產的產品原先是個啥德行?
開機后那動靜跟拖拉機似的,在旁邊多站上一會兒都能被吵得腦仁疼。
現在同樣是廠里的產品,別的且不說,至少這動靜小太多了。
馬援朝也松了一口氣,雖然這些日子他也沒少往電冰箱廠跑,對產品的質量已經有過一些了解。
可誰都怕萬一。
當著杜樹平的面,真要是漏了怯,那可沒法交代。
好在一切正常。
杜樹平此刻也是心情大好,走到跟前,打開倉門,伸手在里面摸了摸,只開機片刻,里面已經能感覺到絲絲涼意。
“天明同志,制冷效果怎么樣?”
李天明忙道:“已經經過了性能測試,冷藏倉內的溫度,可以在零下五度到十五度自由調節,保鮮倉的溫度,也可以根據季節不同,消費者自行調節。”
“確定能做到精準?”
李天明毫不猶豫的點頭:“確定!”
“按計劃,電冰箱多久可以上市?”
“計劃已經提前到了9月中旬。”
原計劃是年底,可到時候天氣已經涼了,人們對電冰箱的需求肯定會大大降低。
“還有不到一個月,產能方面……”
“目前最大產能可以保證每個月3800臺。”
這不是廠里的極限,而是市場的極限。
李天明讓后勤辦公室統計了整個華北地區的電冰箱銷售量,去年全年,整個華北地區總計售出電冰箱只有兩萬多臺。
有些人肯定又要質疑這個年代人們的收入和消費能力。
事實上,中國人確實喜歡存錢,但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物質生活的追求并不比外國人低。
整個華北地區的總人口上億,每年消費掉兩萬多臺電冰箱并不算什么不可思議的事。
而且,這還是因為產能的問題,如果能敞開供應的話,這個數字還會更高。
苦了這么多年,即便是家里有錢也不敢炫富,好不容易不用再把“越窮越光榮”掛在嘴邊了,還不能享受一把?
“做過市場調研了?”
杜樹平知道,李天明做事從來不打無把握之仗。
“做過了,現在老百姓還是有一定消費能力的。”
“準備定價多少?”
“那要看周局這邊了。”
所有的電冰箱都要經過物資局,定價幾何還真不是李天明能說了算的。
不過他這邊的出廠價,早已經定下來了,每臺876元。
成本……
保密!
單開門,小容量,這個價格不算低,也不算高。
杜樹平又問了一些比較關心的問題,接著話鋒一轉。
“聽說你和西德來的技術人員鬧得挺不愉快。”
不用問也知道,肯定是馬援朝說的。
“算不上不愉快,只是讓他們按合同辦事,說了要開放技術,結果卻把著核心技術不撒手,我也是被迫用了些手段。”
杜樹平聽了,倒是不覺得李天明的做法有什么問題。
“做事就是要靈活一些,這件事情上,我支持你。”
杜樹平的態度很明確,如果利勃海爾方面因為這件事提出交涉的話,市委會出面幫著站臺。
“那就謝謝您了。”
接下來是全廠工人最為關心的頒獎環節。
第一批80臺樣機,除了第一臺下線的電冰箱之外,剩下的79臺,將會以獎品的形式,頒發給廠里的先進代表。
這個決定,李天明早在性能檢測通過的當天,就已經向全廠公布過了。
而且,所有的廠領導都不參與評獎,有資格的全都是廠里的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