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為了搬遷的事?”
李學工剛從寧固鎮拉了麩糠回來,正在院子里洗漱呢,李天明就到了。
搬遷的事,這些日子早就在村里傳開了。
李學工自然也知道了。
“三叔,這是您是咋想的?”
“我?我肯定是不愿意,可這事是你牽頭要弄的,我雖然不懂,可也知道,你是為了村里好,那該說啥,我、天生、天洪都搬!”
李天明要做的事,他這親叔叔不支持,誰支持。
再說了,這確實是好事,誰不愿意自己家越來越好。
他們爺仨的房子是近些年新蓋的,可村里破破爛爛的土坯房還有不少。
全都扒了重新規劃,這是好事。
而且,全村都住上一樣的房子,大家沒事也省得互相攀比,也就沒那么多亂七八糟的破事了。
“你四叔家也不用去了,我和他都說好了,他們幾家也搬!”
李學農家的房子更多,除了天滿在市里之外,天林、天正、天喜也都有自己的房子。
天青的新房本來也準備等明年開春就蓋,這下倒是省事了。
“三叔,家里的錢要是……”
“這個不用你操心,錢還有呢。”
這些年,廠里的分紅李學工都攢著呢,蓋新房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那我就給您登記上了。”
“登吧!”
石淑玲這時候也從屋里出來了。
“天明,三嬸兒不信別的,就信你,你要干的事,肯定不會虧了鄉親們。”
“三嬸兒,沖您這句話,我也得讓咱們村越來越好。”
從李學工家出來,李天明接著又去了他分管的下一戶人家。
這次可就沒那么容易了。
不是不能搬,但條件必須講清楚了。
按照李天明他們商量好的,所有同意搬遷的,會按照現在居住的房屋狀況,給一筆補償金。
相當于村里出錢,將他們原有的房子買下來,然后再置換一塊宅基地。
重新劃分的宅基地,基本上都要比現在的大上一半。
這么看的話,還是村民們占便宜了。
當然,不可避免的,肯定還是有人不滿意,這就需要耐心的說服。
實在說服不了的,那就沒辦法了。
以后村里的整體規劃,只能將這戶人家暫時排除在外。
現在的一切都不會變,可村里要鋪設上下水的管線,就沒有他們的份了。
好在大部分村民都是明事理的,村子建設得好了,對他們也有好處。
最起碼,將來家里的孩子搞對象都能容易些。
連著幾天,李天明等人都在忙著對鄉親們進行說服工作。
遇上不好對付的,也只是耐心勸說。
擺事實,講道理。
工作開展的還算順利,可總少不了那些極個別的人。
“還剩幾家?”
村支部的會議室里,眾人將這些天統計上來的匯總到一起。
“四家!”
朱保民、邢玉堂、鄭三勝,還有一戶是……
杜立德!
“天明,你說咋辦?”
李天明沒說話,而是起身走到了那幅重新細化了的規劃圖前,將這四戶人家的位置都給標了上去。
除了杜立德家的位置,占了未來的公園的一角之外,其他三戶人家對未來的整體規劃都沒有太大的影響。
“既然不愿意,那就不勉強了,叔,您回頭辛苦一下,和這四戶打個招呼,現在不搬,以后再想搬,可就沒他們的地方了。”
李天明把能說的都說了,既然還是不愿意,他也不是個慣孩子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