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明聽著笑了:“你去找姜紅英,不怕嫂子吃醋啊?”
孫立聞言,頓時變了臉色,三十多歲的人,還扭捏上了。
當初他盯上了姜紅英,想要追求人家,為此還不惜“出賣”了李天明。
結果呢?
人家壓根兒就沒看上他。
“這都哪輩子的事了,你……你可別瞎說啊!”
“喲!嫂子不知道這事?”
呃……
“我這跟你聊正事呢!”
李天明笑道:“行,行,聊正事,報紙什么的先不急,這幾天,你讓各部門關注一下生產一線的情況,選出100名先進。”
孫立聽了,立刻便明白了李天明的意圖。
“你這是打算和當初海爾廠一樣,把咱們的產品當成獎品,獎勵給先進?”
新瓶裝舊酒!
“管用就行!”
新產品上市,消費者總會有一個觀望的過程。
畢竟現在不想以前,當年睡蓮電風扇剛投放到市場上,根本不需要宣傳,只憑借著特殊購買票據,就能吸引到大量的消費者。
那是因為當時市面上的各種商品匱乏,每個百貨商店能分到的商品有限,才會引得人們搶購。
可現在呢?
改革開放已經推行好幾年了,各地都在爭先恐后地發展工業,雖說之前淘汰了一批低產能,低品質的工廠,但還是有大量的企業經受住了考驗,生存了下來。
如今的市場,已經漸漸地形成了競爭,同類商品都在通過各種手段,拉攏消費者。
這個時候,宣傳的作用便逐漸地體現了出來。
在電視臺投放廣告是一種手段,同樣的,李天明通過現身說法也是一種手段。
將自行車作為獎品,獎勵給生產先進個人,讓他們成為第一批獵鷹自行車的使用者,同時也是獵鷹這個品牌的活廣告。
“要我說也別過幾天了,這事趕早不趕晚,明天就選出100人,直接把獎品發下去,讓人們早點兒看見咱們的獵鷹自行車,過些日子,再配合上電視臺的廣告宣傳,然后直接把咱們的商品推向市場!”
孫立已經迫不及待了。
他之前掏光了家底,還找親戚朋友借了不少錢,通過李天明拿下了自行車廠1%的股份。
自然免不了急著想要看看市場反應。
李天明也能理解孫立的心情,換作是他,掏空家底來賭,也會急著看到結果。
轉天,工人們剛走進大門,就看到公告欄上貼著一張通知。
“獎勵自行車?”
“有100個名額呢!”
“你說有我沒有?”
“我看懸,咱們小組就屬你最懶,上趟茅房哪會不得半個點兒!”
“放屁!我昨天拉肚子!”
“今個還拉嗎?”
“我……我直接裝褲子里!”
聽到這話,周圍人頓時發出了一陣哄笑。
這下本就高漲的積極性,因為獎品,又被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李天明和孫立來車間的時候,明顯能感覺到大家伙的干勁兒又不一樣了。
“名單盡快統計上來,名額……增加到150個,盡量做到讓大家伙都福氣!”
剛剛投產,這個時候就評選先進,顯然太早了點兒。
可是為了宣傳,眼下也顧不得那么多了。
“要我說干脆加到200個,不光要考慮工作成績,還得考慮……”
孫立壓低了聲音。
“爭取讓咱們的自行車覆蓋整個海城!”
哈!
這一點,李天明都沒想到。
把自行車廠交給孫立,李天明算是徹底放心了。
中午吃飯的時候,大家伙還在議論這件事,誰都希望自己能出現在名單之內。
現在市面上,一輛自行車的價格可不便宜,按照他們以前的工資標準,要不吃不喝攢上半年才買得起。
白得一輛,這樣的好事,誰不想落在自己的頭上。
在所有人的期待中,下班前半個小時,李天明和孫立,以及廠里各科室的領導集體出現在了生產車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