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還陰雨連綿,氣溫低得像是要入秋似的,雨一停,立刻變得驕陽似火,地上的濕氣被蒸發起來,感覺像在蒸桑拿。
“天明,啥時候也支援咱們縣政府一批空調,別心里光想著市領導,縣領導偶爾也得想著點兒,要不然,當心我給你穿小鞋。”
地面已經干了,李天明今天一大早就到了縣城,找李學國商量方便面廠原料的事。
魏城莊的小麥今年是別指望了,一場雨連著下了七天,還青虛虛的麥苗不被泡爛,也都給凍死了。
整個永河縣糧食至少減產三分之一,找其他種小麥的村子買,也根本堵不上方便面廠這么大的原料缺口。
唯一的辦法就是縣里的糧庫。
“叔,您這語氣怎么還酸溜溜的,想打劫就說,還支援,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都忘了,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少扯淡,不白要你的,縣政府拿錢買,不過不是給縣委大樓裝,是給縣一中和縣二中的教室。”
“給學校裝?叔,這可要不少臺空調呢?再說現在都放假了!”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個道理你不懂?現在是放假了,不是還得開學嘛,趁著放假,給教室都安上空調,以后也讓孩子們涼涼快快,踏踏實實的學習。”
這倒是件好事,不過……
“叔,縣里現在夠有錢的啊?”
永河縣的經濟在海城一直排名靠后,現在居然要給縣中學裝空調。
“這還不是多虧了你。”
大柳鎮的企業每年都能給縣財政貢獻大量的稅款,雖然絕大部分要上交市財政統一管理,但剩下的那一小部分也足夠永河縣用的了。
這些年縣里的公共設施建設,在海城的郊縣當中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現如今在海城基本上已經看不到76年大地震留下的痕跡了。
“給縣中學裝空調,這事我負責了,不用縣里掏一分錢,就當是我支持教育事業了。”
這點錢,李天明還拿的出來,支持家鄉的教育,也是應該的。
“你這話,我可當真了。”
“說了就算,等過些日子,第一批空調成品下線,我就讓人過來安裝。”
李學國聞言笑道:“這事要是做成了,到時候,我讓人在校門口給你立塊功德碑。”
呃……
“您快拉倒吧!”
還功德碑呢!
李天明哪來這么大的臉。
永河縣是什么地方,鼎鼎有名的英雄縣,真要是給他立功德碑,那不是表揚,是羞臊他呢。
“你還當真了?你叔我在永河縣干了這么多年,將來退下來,能在鄉親們口中留下個好名聲,人們提起我,別說我這縣委書記是個白吃飽,我就知足了。”
在本鄉本土做官,更要小心謹慎,稍有不慎丟的可不光是自己的臉面。
“叔,馬健家……”
“不用你管,他爸媽往后縣里負責,定期會有人上門,唉……”
想到馬健,李學國也不禁一陣唏噓。
“不說他了,你來縣城找我有啥事?”
李天明當即便把方便面廠的事給說了一遍。
“這倒是個問題,縣糧庫支援一下也沒什么大問題,只不過……魏城莊那邊,今年的日子怕是不好過啊!”
來之前,李天明就想到了,李學國肯定會提這個事。
“您直接和天林說吧,那邊可以繼續扣大棚,不過……叔,咱們丑話得說在前頭,要是再發生那種事,誰來也不好使。”
事情過去這么多年,李天明也早就放下了,都是一個縣的,他也不想把事情做的太絕,要不然也不可能收購魏城莊的小麥。
“這就對了,天明,你是做大事的,心胸……還是要開闊些。”
“您可別捧我,我這人不禁夸。”
李學國聞言也笑了:“行了,回頭你讓人過來拉面粉,要多少都行,糧站管夠。”
說著遞給了李天明一支煙。
“你小子這回可是夠露臉的,魏書記跟前都敢甩臉子。”
呃……
“上面有結果了?”
“有了,高陽縣委的老崔停職了,白家鋪子的白景明帶走接受調查了。”
還行!
這次倒是沒敷衍,動作也挺快的。
李天明知道,之所以下手這么快,關鍵是死了人。
小魚淀被水沖走的那個人,在距離李家臺子近10里的河灘上找到了。
人早就沒氣了,沒水泡得胖了三圈兒,媳婦兒都差點兒沒認出來。
出了這么大的事,要是還和以前一樣草草了結,哪方面都交代不過去。
“叔,村里的損失您也不是不知道,養殖場那邊,今年答應給京城軍區的肉都不一定能湊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