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城,尤其是在永河縣,根本沒有人能制得住李天明,做任何事,他都能一直順風順水的。
可是到了外地,他還能這么順利嗎?
“到了哪座山就念哪段經,外來戶又怎么了?我照章納稅,還能解決當地的就業問題,誰會為難我?”
王作先聞言,仔細想想還真是這么個道理。
尤其是解決就業問題,對各地的吸引力實在是太大了。
就連中樞的工作會議,都反復的研究這個問題。
大量的知青返城,給城市帶來的壓力,過去這么多年,依舊沒能消化掉。
為了解決這個矛盾,政策上一再放寬限制,甚至從中樞到地方都在鼓勵無業青年自主創業。
再加上今年百萬大裁軍,讓這個問題變得越發嚴重。
這個時候,如果能有一個企業站出來,接收這些無業人員,相信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拒絕。
“你小子是不是早就算計好了?”
呃……
當初李天明在盤算這個計劃的時候,的確將這部分因素給考慮進去了。
只不過……
“王叔,我哪有那么大的本事,國家的政策都能提前猜到。”
這倒也是。
百萬大裁軍,雖然從去年開始就在討論,但是正式公布之前,從來沒對外界透露過。
李天明根本不可能知道。
但王作先還是覺得這事不簡單,卻又說不清楚為什么。
“首長,飯菜都準備好了。”
保姆這時候走了過來。
“先吃飯。”
王作先起身,帶著李天明一起到了餐廳。
餐桌上擺著一葷一素兩個菜,還有一大盆湯。
“家里就我一個人,吃的簡單,你嬸子去外地照顧你嫂子的月子去了。”
王作先有一兒一女,兒子在南方某部當團長,女兒是海城醫科大學的老師。
“這啥時候的事啊?您怎么也沒……”
“沒什么?吃飯。”
呃……
李天明的話被打斷,也法再說什么了。
“小劉的手藝不錯,尤其是這紅燒肉,你嘗嘗。”
之前給李天明開門的,就是王作先家的保姆,盛好了飯,也坐下一起吃。
一小碗紅燒肉,還有一盤子辣椒炒干豆腐,湯是西紅柿雞蛋湯。
像王作先這個級別的首長,吃得這么簡單,倒是讓李天明有些意外。
不過仔細想想也就釋然了,王作先他們這一代人,基本上都是從苦日子里熬過來的,艱苦奮斗這幾個字都刻進了骨子里。
只不過有的人經受不住誘惑,在糖衣炮彈面前掉了色。
而有的人,比如王作先卻能始終以身作則。
“愣著干什么,吃啊,等吃完飯,咱們接著聊。”
對李天明的計劃,王作先現在是越來越感興趣了。
“王叔,您也吃!”
李天明給王作先的碗里加了塊肉。
兒女長期不在身邊,王作先平時吃飯都是只有一個保姆陪著,連個能聊幾句的人都沒有,今天胃口也是格外的好。
等吃過飯,兩人又去了王作先的書房,繼續剛才的話題。
在李天明的描繪中,王作先也不禁期待這個計劃完成以后,那么多工業園區建設起來,將會給各地帶來怎樣的改變。
兩個人一直聊到了深夜,李天明本想告辭離開,卻被王作先給留了下來。
“走什么走,家里這么多房子,又不是沒有你住的地方,小劉,把愛黨的房間收拾一下。”
保姆小劉聞言,也不禁大為驚訝,她在王家工作也有段時間了,王作先可是從來不留客的。
今天卻為了李天明破了例,來的……
這到底是什么人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