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紛紛拿起照片看了起來。
只見照片上,煤礦的排污口正往河里排放黑色的污水,河面上漂浮著厚厚的泡沫。
岸邊的土地龜裂發黃,莊稼長得稀稀拉拉。
幾個村民捧著渾濁的井水,臉上滿是愁苦。
張東哲拿起一張照片,手指在畫面上的污水溝上滑動,眉頭越皺越緊:“污染是存在,但,但可以治理啊,沒必要直接關停吧?”
“治理?”
沈青云的聲音陡然提高,看著張東哲說道:“你知道治理需要多少錢嗎?需要多長時間嗎?這四個煤礦已經開采了三十年,周邊三個農業縣的地下水都被污染了,最嚴重的地方,連莊稼都種不活!”
他頓了頓,語氣里帶著難以抑制的痛心:“我走訪了十幾個村莊,老鄉們說,現在井水不敢喝,只能買桶裝水。地里長出來的糧食自己不敢吃,全都低價賣給販子。再這樣下去,不出五年,華陽市的農業就會被徹底摧毀,到時候我們守著一堆煤礦,喝西北風嗎?”
會議室里鴉雀無聲,只有墻上的掛鐘在滴答作響。
常務副市長王國珍的手指在桌面上輕輕敲擊著,臉上露出猶豫的神色:“沈書記,您說的這些我都理解,可上萬工人的就業怎么辦?他們大多是一家幾代人都在煤礦上班,除了挖煤啥也不會,關停后這些人怎么辦?”
“這個問題我已經考慮過了。”
沈青云拿出一份文件,緩緩說道:“市里會拿出專項資金,對工人進行轉崗培訓,開發區的幾個新項目下個月就要開工,正好需要人手。另外,我們會和社保部門對接,確保下崗工人的基本生活有保障。”
“書記,是不是太著急了?”
張東哲看著沈青云,眼神復雜的說道:“一年時間太短了,能不能分階段進行?比如先關停兩個,看看效果再說。”
“不能等了。”
沈青云的語氣異常堅定:“環保部門的監測報告顯示,地下水的污染還在擴散,如果現在不果斷出手,將來付出的代價會更大。我們不能為了眼前的一點利稅,毀掉子孫后代的飯碗。”
他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心里很清楚這個決定會觸動很多人的利益,反對聲肯定少不了。
但他更清楚,作為市委書記,他必須為華陽市的長遠發展負責,不能只看眼前的政績。
宣傳部長劉群推了推眼鏡,輕聲說道:“沈書記,如果關停煤礦,會不會影響咱們市的經濟發展,省里的考核……”
他沒有說下去,但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經濟可以緩一緩,可以尋找其他的增長點,可環境一旦破壞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聽到劉群的話,沈青云深吸了一口氣說道:“我們發展經濟,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讓他們呼吸著污染的空氣,喝著有毒的水。如果連基本的生存環境都保障不了,發展還有什么意義?”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陷入了沉默。
他們誰也沒想到,沈青云不僅掌握了煤礦污染的證據,還已經想好了應對措施。
張東哲看著桌上的照片,想起自己老家也是農業縣,父母每次打電話都抱怨井水越來越難喝,心里像被什么東西揪了一下。
沈青云看著大家的表情,知道他們心里還在掙扎,但他相信,只要把道理講清楚,大家總會理解的。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遠處那片被煙霧籠罩的天空:“同志們,我們當干部的,不僅要對現在負責,更要對歷史負責。關停煤礦可能會有陣痛,但從長遠來看,這是對華陽最好的選擇。”
會議室里依舊安靜,但常委們的眼神漸漸從震驚變成了思索。
沈青云知道,這個決定已經在他們心里埋下了種子,接下來,就是要拿出實際行動,讓大家看到關停煤礦的決心和成效。
他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克服眼前的困難,讓華陽市的天更藍、水更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