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的上午九點,市委常委會議室的銅質門環被輕輕叩響。
沈青云推門而入時,掛在墻上的石英鐘剛發出第九聲鐘鳴,他身上的深灰色羊絨大衣還帶著室外的寒氣,在暖空調的氣流中微微顫動。
長桌兩側的常委們齊刷刷起身,目光落在他沾著薄霜的皮鞋上,那是今早走訪北關小區時,踩在未清掃的積雪里留下的痕跡。
“坐吧。”
沈青云將大衣搭在椅背上,露出里面熨帖的白襯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塊磨損的梅花表。他翻開筆記本的動作帶著力度,紙頁翻動聲在寂靜中格外清晰:“今天不按慣例念稿子,誰先說說手里的民生實事推進到哪步了?”
市委專職副書記衛仲河推了推眼鏡,手指在膝蓋上碾著鋼筆帽:“書記,我們上周組織了我為群眾辦實事回頭看活動,梳理出三十七項未完成事項,主要集中在老舊小區改造和公交線路優化……”
“為什么沒完成?”
沈青云突然抬頭,目光像手術刀般剖開衛仲河的措辭,毫不客氣的說道:“是資金不到位,還是干部不到位?北關小區的居民反映,電梯加裝項目拖了八個月,施工隊說領導沒發話不敢動,這個領導是誰?”
衛仲河的喉結猛地滾動,鋼筆帽啪地掉在地上。
他是真的沒想到沈青云會這么問。
“是我們督導不力,存在等靠思想。我已經讓督查室掛牌督辦,下周一定給居民答復。”
他彎腰撿筆時,后腦勺的白發在頂燈下發亮,往常梳得一絲不茍的發型此刻有些凌亂。
“下周?”
沈青云將筆記本往桌上一墩,塑料封面撞出悶響,平靜的說道:“昨天在北關小區,七十八歲的周大爺拉著我的手說能不能在我走之前坐上電梯,你讓我怎么跟他說再等一周?”
說著話,他指著衛仲河的匯報材料:“計劃書寫的是年內完成,結果現在才完成了三成,這就是你說的督導不力?”
衛仲河的臉頰泛起潮紅,抓起筆在材料上劃了個叉:“我明天就搬到北關小區住,盯著施工隊日夜趕工,元旦前保證讓三棟樓先用上電梯!”
身為市委副書記,被沈青云如此批評,他實在是覺得沒面子。
“很好。”
沈青云點點頭,看向了別人。
面子不面子的不重要,在他看來,自己對于濱州市委的這些領導們,之前就是太客氣了。
常務副市長肖如水連忙接過話頭,保溫杯放在桌上發出輕響,杯蓋里還沉著半根胖大海:“沈書記,供暖工程我們抓得緊些,目前主城區達標率百分之七十,還剩十二個小區因為管道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