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沈青云。”
沈青云接起電話,沉聲說道:“發生什么事情了?”
“書記,有個事情我得跟您匯報一下。”
孫健對沈青云焦急的說道:“在咱們
“怎么了?”
沈青云眉頭皺了皺,不解的說道。
方圓縣是濱州市的下屬縣城,那里土壤肥沃,是優質水稻重點產區,也是國內的大米之鄉。
“是這樣的,有幾個年輕人,把方圓縣的一個紀念石碑給砸了。”
孫健小心翼翼的說道。
“石碑?”
沈青云不解的問道:“什么石碑?”
“咳咳,是紀念日本開拓團陣亡者名單的石碑。”
孫健苦笑著說道。
聽到這個解釋,沈青云的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
二十世紀初,日俄戰爭爆發在東北地區,戰爭結束后,東瀛人占領了東北的南部地區,隨即對東北地區開展了資源掠奪。
隨著九一八開始,東北淪陷,為盡快將東北地區變為自己的殖民地,東瀛人效仿西方列強,以軍事侵略為先導,侵占土地后通過移民的方式鞏固自身的軍事占領的方法,在東北地區成立日滿土地開拓公司,向東北地區進行移民。
加藤完治等一些社會知名人士共同策劃提出了移民事業的計劃書,該計劃主張以軍人為主體在東瀛全社會招募移民,最終關東軍以此為藍本出臺了滿洲移民計劃。
在日本移民計劃實施的過程中,抗戰全面爆發以前主要是武裝移民,甚至他們把這個作為七大國策之一。
當時東瀛擁有五百六十萬農民,其中大部分是貧困農民,大量的貧困農民導致國內有著非常嚴重的社會經濟危機。
為了緩解危機,東瀛計劃分四期將國內一百萬貧困農民移民到東北地區。
方圓縣就存在過開拓團,這些人強占了近五千坰土地,三千多人被趕出家園,隨后這些人遷移到方圓縣與濱海縣交界處的一個偏遠山村。
東瀛人的開拓團內設有一名團長負責掌管開拓團的事物,并且代表著開拓團,一般為德高望重的人就任。
同時開拓團按照經營范圍組成各種組合體,形成了統一的經營形態,這樣做的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謀取利益,但是在開拓團內部無論是生產還是生活都是依靠著本地農民。
東北地區土地肥沃,是國家重要的產糧區,但是開拓團不熟悉東北耕作環境的與旱田的耕作方式,仍然運用水田的方法,使得糧食產量極低。
為了提升糧食產量,東瀛人雇傭失去土地的東北農民,被雇傭的農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東瀛人的奴役與剝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嚴重的損傷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最終導致東北地區大部分土地成為了荒地,雜草叢生。
開拓團不僅對損害東北人民的物質利益,也奴役著東北人民的精神,他們不斷洗腦東北人民,四處宣揚只有大和民族才是最優等的民族,漢人是劣等的民族,這種卑劣的手段摧殘東北人民的精神。
開拓團在東北活動了十三年之久,在侵華戰爭扮演者一個重要的角色。
沈青云想不明白,這方圓縣的領導是怎么想的,居然要給這些人立碑,難怪會被砸了。
“具體情況是怎么回事?”
深吸了一口氣,沈青云對孫健問道。
“這個,好像是方圓縣那邊搞了個友好園林。”
孫健小心翼翼的說道:“為了發展旅游業,就立了這么一個碑,另外還有個養父母逝者碑,是給那些養育東瀛人遺孤的人準備的。”
“白癡!”
沈青云毫不客氣的說道:“這有什么可宣傳的?”
說著話,他冷冷的對孫健吩咐道:“告訴什么大事。”
“這……”
孫健猶豫了一下,還是小心翼翼的說道:“您看要不要報上去?”
“報上去吧。”
沈青云平靜的說道:“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方圓縣那邊,我明天讓他們的縣委書記來一趟。”
“是。”
孫健連忙點頭答應下來。
他明白沈青云的意思,看樣子沈青云是打算過問這件事了。
………………
事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