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星期之后。
市委會議室的長條木桌被晨光鍍上一層金邊,十一只青瓷茶杯里的茶葉在熱水中舒展,像一片沉默的森林。
沈青云走進來時,手腕上的手表正指向八點半,秒針的滴答聲與他皮鞋敲擊地面的節奏奇妙地重合。
“開始吧。”
他將黑色封皮筆記本推到桌前,鋼筆在封面上輕輕一頓,金屬筆帽反射的光落在自己的銘牌上,淡淡地說道:“大家匯報一下近期的工作吧。”
“我先說說吧。”
市紀委書記熊楊率先翻開筆記本,紙張翻動的聲響在寂靜中格外清晰:“紀委監委上周共受理信訪舉報四十七件,其中涉及國企改制問題的占三十一件。”
他推了推眼鏡,鏡片后的目光掃過全場,淡淡地說道:“我們內部已經已對國資委原主任童青忠立案審查,查明其在紡織廠改制期間收受好處費五十萬元。另發現零六年至今,有十七名科級以上干部存在違規處置國有資產問題,相關線索已移交案管室。”
“處理名單復印給各單位。”
沈青云的指尖在桌面上輕輕敲擊,嚴肅的說道:“要讓所有干部知道,侵吞老百姓的錢,遲早要吐出來。”
說著話,他轉向常務副市長肖如水,開口說道:“如水同志,國企改革專班的工作進展如何?”
“正在進行當中。”
肖如水的手指在文件夾邊緣摩挲,指腹沾著淡淡的墨痕:“已完成全市一百五十家改制企業的資產清查,發現閑置廠房三十七處、未處置設備一千兩百余臺。我們計劃將造紙廠舊址改造為工業記憶博物館,既保留歷史痕跡,又能帶動周邊商業。”
他頓了頓,聲音壓低半分:“但涉及一百三十戶職工的拆遷安置,需要財政支持……”
“錢的事稍后議。”
沈青云打斷他,目光轉向市長劉彥昌:“市長,民生保障方面有什么新舉措?”
劉彥昌端起茶杯抿了口,杯蓋與杯身碰撞發出清脆的響:“已撥付首批補償款三千萬,惠及近千名下崗職工。有群眾拿到錢之后,特地讓社區主任送來感謝信。”
說著話,他從公文包里掏出信箋,紙張邊緣有些卷曲“她在信里說,沒想到十年的冤屈還能昭雪。”
沈青云接過信箋時,指尖觸到紙面的褶皺,仿佛摸到了那些被歲月磨出的老繭。
想了想,他緩緩說道:“把這封信復印下發,讓所有干部都看看。”
他轉向組織部長彭東南:“干部隊伍建設要跟上,不能讓老實人吃虧。”
“是的。”
彭東南的鋼筆在筆記本上疾走,筆尖劃破紙面的聲響格外用力:“我們已經調整了五名在改制中失職的縣區常委,擬提拔六名長期扎根信訪一線的干部。下周開始對全市科級干部開展歷史責任專題培訓,第一課就請紀委的同志來講課。”
“要讓他們知道,每個數字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