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可能。”
沈青云的手指緊緊攥著窗框,指節泛白:“趙立國和趙宏偉之所以認罪認得這么快,說不定是有人給他們許了諾,讓他們扛下所有事,保住背后的人。而葉守政一口咬定不知情,就是為了切斷線索,不讓我們查到更深的地方。”
“那我們怎么辦?”
馮文生的聲音里帶著一絲凝重:“現在趙立國他們都認了,再翻供很難。而且如果真有更大的網絡,背后的人肯定不好惹。”
“不能就這么定案。”
沈青云的語氣斬釘截鐵:“李政和全家不能白死。我們得重新審,重點審趙立國和葉守政的關聯,還有葉守政跟住建局的往來。另外,查一下趙立國案發前后的通話記錄,看看他跟誰聯系過,有沒有人在背后指揮。”
“我會安排。”
馮文生沉吟片刻,對沈青云說道:“就像你說的那樣,這件事絕對不簡單,背后說不定有更多的線索。”
電話掛斷后,沈青云沒有回到座位上,而是站在窗邊,看著遠處的省紀委大樓。
那里的燈光還亮著,馮文生應該已經開始安排重新審訊了。
他的心里依舊沉甸甸的,像壓著一塊石頭。
一個模糊的貪腐網絡雛形在他眼前浮現,葉守政作為市紀委書記,利用職權包庇趙立國挪用扶貧款,同時通過小舅子的公司,向住建局局長王海濤行賄,形成了一條從鄉村到市里的貪腐鏈條。
而李政和,就是因為觸碰到了這條鏈條的核心,才被滅口。
“之前只盯著扶貧款,忽略了住建局的案子,是我的錯。”
沈青云拍了拍額頭,心里有些懊惱。
他拿起電話,撥通了省公安廳刑偵總隊總隊長謝俊文的號碼:“俊文同志,你馬上查一下興盛建材商行的資金流向,重點查它跟王海濤、趙立國之間的往來,還有,查一下趙立國案發前一個月的所有通話記錄,不管是座機還是手機,一個都不能漏。”
“是,沈書記,我現在就安排。”
謝俊文的聲音很干脆,沒有絲毫猶豫。
掛了電話,沈青云走到書架前,拿出一本《刑事偵查學》。這本書是他剛參加工作時買的,書頁已經泛黃,上面寫滿了他的批注。
他翻到“供詞分析”那一頁,上面寫著:“供詞需與動機、能力、客觀證據匹配,過于完美的供詞,往往是假的。”
他合上書,眼神變得更加堅定。
趙立國的供詞看似完美,卻忽略了“動機是否足以支撐行為”;葉守政的供詞看似無懈可擊,違背了“利益共同體的關聯性”。
這兩個漏洞,就是揭開真相的突破口。
辦公室里的時鐘指向八點,窗外的夜色更濃了。
沈青云拿起桌上的涼茶杯,走到飲水機前重新接了熱水。
熱氣裊裊升起,模糊了他的臉,卻沒模糊他的眼神。
他坐回辦公桌前,打開電腦,開始整理李政和筆記里的疑點,準備明天一早送到馮文生手里。屏幕的光映在他的臉上,認真而執著,像一盞在深夜里永不熄滅的燈,照亮著通往真相的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