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王氏聽得迷了迷糊,分不清美洲是個什么所在,也搞不懂番麥為啥就比小麥好伺候產量高,她關注的點完全不在這些上面,而是怕兒子卻冷落了東宮皇太后和太皇太后。
“番麥面和玉米面是一種東西,民間叫做番麥,兒子稱為玉米。它產自上萬里之外的美洲,產量一般味道也一般。兒子派人在山東皇莊里精心耕種了幾年,產量越來越高,味道也有了些變化。
東宮皇太后就不止一次側面提過這件事了,可惜自己這個兒子屬于面善心硬的典范,對人表面上總是和和氣氣,骨子里卻很有主見,輕易不會更改,說了也是白說。
好在今天的話題不是宮里的陳芝麻爛谷子閑言碎語,這讓洪濤的談興稍高,忍不住又當了一次老師,給母親上了堂植物學大課,從玉米的來世說到今生,再講一講具體應用。
雖然自己也挺中意這種不太費牙口又好消化的食物,但做為皇帝每頓飯都是有規制的,稍稍改動一下沒什么,可要是全盤推翻就會引來宮內的非議。
洪濤確實沒厚此薄彼,親自給東宮皇太后和太皇太后送去一袋玉米面,還讓尚膳監特意做了糖窩頭和玉米面粥。可惜那兩位對玉米面的味道沒啥好感,淺嘗而止。
“娘放寬心,早就送過去了,只是……哎,怎么了!是不是面條太硬了?”
番麥耐得住旱澇,土地貧瘠些也能有產量。兒子準備讓各州府都試著多種一些,如果成功了,以后大明百姓就能多一些吃食,即便趕上壞年景也不至于挨餓。”
為了照顧母親的胃口,洪濤必須把吃飯速度放慢好幾倍,強迫食物在嘴里多嚼會兒。其結果就是越嚼越沒胃口,本來能吃兩碗的半碗就夠了,每次陪兩宮皇太后和太皇太后用餐,回去都要再吃些點心。
<divclass="contentadv">“皇上,今天的番麥面和熬粥的玉米面味道很像,吃起來香香的,可是出自南洋?”好不容易等母親吃完了,洪濤還不能馬上走,得坐在軟塌跟前再陪著說會兒話。
但皇宮里面規矩大,尤其是和皇帝一起吃飯講究更多。皇帝的筷子動過哪個菜,同桌的人才能碰;皇帝舉杯喝酒,別人必須跟著喝;皇帝吃飽了放下碗,其他人哪怕剛半飽也得馬上停止進食,任何人不能例外,包括長輩。
“能吃飽飯當然是好的,只是皇上可曾給東宮和仁壽宮也送些嘗嘗?”
“萬歲爺、萬歲爺,奴婢在呢……皇太后這是……奴婢該與太醫如何講?”聽到皇帝凄厲的嗓音,王承恩連竄帶蹦的從外間沖了進來,看到臉色煞白的西宮皇太后也有些麻爪兒。
“呼……不要吵!”小太監的手足無措反倒給洪濤提了個醒,深吸口氣先讓自己冷靜下來,而后湊近了痰盂仔細看,又使勁兒聞了聞。
“此地有多少可信之人?”片刻之后抬起頭,用眼角死死盯著小太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