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向高、王象乾,你們倆來幫朕想一想此事該如何處置才好?放心大膽的說,只要對朝廷有利、對百姓有益,朕就算再委屈也會以言行事。”
看著伏地認罪的一眾朝廷高官,皇帝好像也應了法不責眾的古訓,一時間有些不好抉擇。全抓起來問罪吧,六部尚書去了五位,再加上通政使、左都御史、內閣大學士,整個朝廷去了四分之三,將面臨癱瘓窘境。
不抓起來問罪吧,又太過寬容了,這個口子一開,今后誰還會畏懼皇威,要是再碰上困難危急時刻,文武百官全得有樣學樣,影響太壞了。
<divclass="contentadv">好在皇帝有特權,想不通的事情可以隨意推給朝臣們幫著想,還不能敷衍了事,總要說出點見解,否則也是犯罪。
“……臣愚鈍,全憑陛下圣裁!”葉向高腦子里基本全亂套了,以往皇帝要在朝堂里搞風搞雨,事先都會給點提醒,至少也會讓王安透露點風向,然后才好打配合。
可這次真屬于突發情況,皇帝居然不聲不響把這么大的事情全給辦了,自己和其他人一樣都是剛剛才得知情況。想個屁辦法,有本事惹禍就要有本事收尾,這種稀屎沒法擦。
“臣……臣以為……陛下在城樓上說過不想做嗜殺之君,此時朝廷正值用人之際,還請陛下三思。”王象乾的腦子里倒是很清醒,原本還不太理解皇帝為何要主動示好拉攏自己,現在算是全明白了,這是一盤好大的棋。
女真人的突然來襲只不過是發動棋局的借口,皇帝自始至終也沒擔心過京城安危,反倒是利用了這次不算危機的危機精心布設了一連串圈套,等著滿朝文武爭先恐后的往里跳。
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借刀殺人肯定算一個。遠的不說,向來與文官集團走得很近,不怎么聽皇帝招呼的懷遠侯常胤緒、泰寧侯陳良弼、寧陽侯陳應詔就徹底完蛋了,戰死的還能保住家業,活著的估計也得家破人亡。
還有這十幾家趁亂往城外逃的官員勛貴肯定也是死定了,此時誰也不敢為他們求情。事情辦得太拉胯了,一旦被傳揚出去勢必引發群情激奮,千刀萬剮都不多。
但話又說回來了,皇帝如果真想清理朝堂,鏟除異己,趁著大勝之后聲望正高,京城兵力空虛之際,看誰不順眼抓誰豈不是干凈利落脆,再玩這套假惺惺的苦情戲好像有點多余。
別看大臣們平日里一個比一個大義凜然,到了詔獄里恐怕連一個時辰都抗不過就得問啥說啥,讓寫什么寫什么。然后再牽扯出來一大批同僚故舊,像滾雪球似的越咬越多,最終連京官帶流官誰也別想置身事外。
只要被咬出來最次也得算謀逆同黨,充軍抄家肯定跑不掉。到那時就真沒人敢在朝堂上提反對意見了,皇帝說啥是啥。
但這樣做也存在很大的麻煩,一下子官員流失太多,就算能補充上,短時間內也無法運行流暢,搞不好就會人心惶惶、朝政癱瘓。
從城樓上的交談內容,再聯系此時此刻發生的情景,王象乾認為皇帝并不是想把朝中持不同政見者一網打盡,最終的目的應該還是軍權。只要答應了這個要求,大部分官員就能保住性命,說不定還有職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