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就別瞎說……聽朱雀的敘述,黃見望安排的走私船是向北的,要在福建和浙江交界海域里交貨。跑南洋和西洋的船只不用繞這么大圈子,去日本的走私船都是靠季風結伴而行,用得著這么多火炮嗎?”
但這番分析聽在吳漣耳中就和三歲小孩子高談闊論如何縱馬上陣殺敵一般幼稚,在大海上用繩子拖著另一條船航行,除非一條船很大一條船很小,否則就是在找死。
<divclass="contentadv">在水中航行不像陸地駕車,不管跑多快總能想辦法在短距離內降速剎停。帆船想改變速度和方向都要以里來當單位的,這還得是熟練水手,稍微慢一點就撞上了。
而且帆船在設計建造的時候就沒考慮過拖拽功能,拉船的繩子不管綁在什么地方也扛不住上千料大船的拉力。一個浪頭拍上,不是繩子被拉斷就是船體被拉傷,兩條船一起完蛋。
想在大海上俘獲敵方船只,只有一個辦法,多帶水手,分成兩批分別駕駛,但這得有個前提,被俘獲的船只帆具得基本完好,能自主航行。但商船為了多裝貨少支付工錢,一般不會準備太多水手,所以這種可能性也很小。
不過這些航海理論就沒必要和一個沒真正駕駛過大帆船的人講了,理解起來太困難。眼下還是先說正事吧,黃見望到底要把這么多火炮賣到什么地方去?
“……朝鮮?會不會是朝鮮人想用火炮去對付建虜或者日本人?”高陽雖然喜歡幻想,卻不自大,知道同伴比較懂航海,索性就不抬杠了,繼續琢磨火炮的去處,然后就想到了另一種可能。
“……有沒有可能是建虜?”這倒是給吳漣提了個醒,靈光一閃,脫口而出。
“這群該死的殺才,太膽大包天了!伱趕緊寫下來,我連夜跑一趟珠江口讓海軍派快船馬上送往京城!”高陽立刻明白了同伴的意思,頓時拍案而起,咬牙切齒的咒罵。
大明境內有人向北虜和建虜私售禁榷物資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壁虎從多年前就秘密派人以監軍、稅監的身份在邊境各處打聽過,有所風聞,只是沒得到皇帝的許可,不能再深入調查。
萬萬沒想到不光北地邊境有人私通敵寇,連遠隔幾千里的廣東出現了端倪。照這么下去,無論皇帝多努力推廣新政也救不了大明的頹勢,挖墻腳的太多了。
“朱大頭打算順藤摸瓜,他們人手多限制少,我們這邊還是別插手了吧?”
吳漣沒有動筆,這封密信如果送出去只有兩種可能,要不海軍出面人贓并獲,要不置之不理。具體是哪種得看皇帝的意思,問題是皇帝整天事情太多,不一定能事事躬親籌劃精密。
但把這件事交給參謀部去做,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在皇帝眼中可有可無的小事,在參謀部里可能就是夠立功的大事,辦起來必須特別盡心盡力。在內心深處,自己還是希望能讓這群吃里扒外的蛀蟲們得到應有的下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