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殿東耳房中坐著五個身穿禮服、頭戴烏紗的官員,其中一位五十多歲,膚色黝黑、身材壯碩,正是山海關總兵杜松,此時正拉著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官員向其余三人介紹。
“小侄寧夏副總兵杜文煥,見過袁都督、李都督、孫巡撫!早聞家叔提過,今日才有幸相見,倍感榮幸!”被稱作文煥的男子恭恭敬敬的自報家門,再施禮,最后挨個問候,顯得恭敬有加。
<divclass="contentadv">“早聞杜家一門雙英,沒想到后繼有人,該是一門三杰了吧!”別看袁可立職位最高、權力最大,還最受皇帝寵信,為人也最是隨和,即便杜松和杜文煥的品階都在其之下也沒有絲毫架子,率先開起了玩笑。
“哪里哪里,說笑了,若論英杰誰又能在袁總督之上,從無到有,蕩平海疆,佩服至極!”
雖然都是武將出身,可杜文煥比他叔叔杜松嘴甜多了。倒也不算刻意吹捧,如今的大明軍界沒人不知道袁可立的功績,也沒人會因為其進士出身心生輕視。
“你我皆是按陛下托付做事,盡心盡責也就是了,何來英杰一說。”對于這類贊譽袁可立經常聽,同樣的,各種詆毀也不少,他全都充耳不聞,一笑而過。
“袁都督,今日之事頗有蹊蹺,群臣皆醉唯有我等獨醒。小弟嘗那宮中美酒味道寡淡,可是陛下有意為之?”別看杜文煥是杜松的侄子,但在年齡上孫承宗最輕,資歷也最淺,早就憋著一肚子疑慮,此時忍不住出口詢問。
“這個嘛……”袁可立心里明白一多半,但沒有皇帝應允不敢隨便說。
“不錯,正是朕有意為之……免禮,時間有限,隨朕來!”此時房門開了,景陽皇帝沖里面勾了勾手指頭,率先向正堂走去。
“這次朕要解決晉商中的私販大戶,還有一些與之勾結的官員、勛貴、藩王,為什么和該不該就不用討論了,諸位都在邊關多年,就算沒親手做過也該聽說過其所作所為,放任其內外勾結于江山社稷有弊無利。
但如此一來,麻家將怕是也要受到牽連。雖然近些年我朝與蒙古諸部互市順利,邊關戰事越來越少,但仍不可掉以輕心。
杜松、杜文煥,你叔侄皆是陜西人,對當地情況比較熟悉,可否告訴朕,假如麻家將無人能用,你二人能否取而代之?”
進了正殿,不等眾人落座皇帝就走到墻邊拉開帷幕露出地圖,指著宣府到甘肅漫長的邊境線,簡單說明了目前的狀況。
“……這……”杜松和杜文煥萬萬沒有料到皇帝會有如此大的舉措,事先還瞞得死死的,聽不到一點風聲,一時間伱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楞在當場。孫承宗和李如樟也是差不多模樣,只有袁可立不驚不喜面色如常。
“想到什么只管說,朕要聽真話,對錯都無罪!敷衍之言少講。”杜松和杜文煥很少入宮面圣,不太了解自己的脾氣秉性,洪濤只能耐心的先講政策,盡可能打消其畏懼心理。
“陛下,臣以為若有人與晉商勾結私販貨物出關,也不太可能是麻家。”要說還是歲數小好忽悠,杜松聞言依舊遲疑不肯輕言,杜文煥倒是信了,大著膽子提出了自己的見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