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該不該派陸戰衛去救援呢,黃南平和參謀的選擇出奇一致,紋絲不動,就在一邊看熱鬧。不過黃南平的好奇心比較重,身為海戰衛將領卻想了解陸軍的作戰方式,還是西班牙陸軍的。
“如果指揮使對這些有興趣,回到大沽口之后可以認真研讀陛下的教材,我宿舍里就有一套。”
<divclass="contentadv">小參謀現在的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在眼睛上,想看看西班牙步兵團方陣到底有何優劣,不想分散精力到嘴上,只推薦了一套教材。
“看書就免了,光是制圖和函數就差點要了我等的半條命。”
一聽說教材,還全套,黃南平立馬就打了退堂鼓。他們這些從海盜轉行當兵的人天不怕地不怕,一天少吃兩頓都不怕,唯獨怕一種東西,書!
基礎太差,連字都不認識,卻要學那么多東西,太折磨人了。可海軍里就是這個規矩,文化課可以不及格,后面在崗補考,專業課卻絲毫不通融,差一分也得下船停職去岸上老實聽講補課,啥時候考及格了啥時候才能復職上船。
就是因為這個規矩,有上百名海盜里的好手不得不黯然離開了戰艦,去要求比較松的陸戰衛和海運衙門里供職,或者直接轉到陸軍算逑。
更有十多位曾經在南洋縱橫馳騁半輩子的海盜船長,至今依舊徘徊在高級水手和炮手的層面,頂多做到水手長就再也升不上去了。
“嘿嘿嘿,那成吧,我挑重點說。西班牙步兵團方陣起源于一位海軍將領費爾南德茲.科爾多瓦,也是海軍陸戰隊的雛形。
他把三個不同兵種混合在一起編成tercio,在西班牙語中是三分之一的意思,陛下認為在陸軍中也可以翻譯成團。最開始混編的比例是1份軍官、3份火槍兵和6份長矛兵,用來對付騎兵很有效。
隨著火槍的逐步發展,步兵團的混合比例慢慢發生了變化,火槍兵最多能達到6成,長矛兵的數量越來越少,降到了3成左右。
一個標準步兵團的人數并不固定,除去指揮官、軍事幕僚、憲兵、隨軍牧師、秘書、醫生、鼓手之外,會有10到12個戰斗連隊,每個連隊滿員250到300人,共計3000人,以指揮官的名字命名。
戰斗連隊由一名連隊長、一名副連隊長、一名旗手、三名鼓手、一名辦事員、一名隨軍牧師、一名理發師和10到12個25人的小隊組成。
每個小隊都是單一兵種,有火槍兵連隊和長矛兵連隊兩種。在步兵團中連隊的比例可以根據戰時需要隨意調整,三到四個步兵團組成一個西班牙大方陣。
那些拿著長矛的士兵就是長矛手,但只有頭盔沒穿身甲,應該屬于輕甲長矛兵。還有一種上半身都被鐵甲包裹的,叫做重甲長矛兵。
他們在戰時會在火槍兵前面,遇到騎兵了就把長矛后端踩在地上支起45度,阻止敵人靠近,給火槍兵贏得裝彈的時間。
一旦陣型被突破,長矛兵還可以使用短劍與敵人近戰。他們胸前斜背著的紅布條,就是在混戰中識別敵我用的。只是這里的西班牙士兵數量不夠,尤其是長矛兵太少了,起不到足夠的保護作用。
……好吧,算我沒說。并不是陛下寫錯了,而是安南士兵太弱,根本算不上正規軍隊!”一邊看著戰場上的兩軍交鋒一邊做講解,要比純粹看書有意思的多,更容易理解。
不過有時候也會出現差錯,比如小參謀剛剛按照書本上的介紹點評了西班牙步兵團的陣型弱點,結果安南士兵就在沖鋒的半路上被如林的長槍震懾住了,一部分放緩了腳步,一部分停滯不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