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駕半路被攔,可以尷尬也可以不尷尬,主要取決于格局。在這方面洪濤向來不缺靈感,只需在報紙上登篇文章,壞事立馬變好事。一方面彰顯了皇帝愛民如子,一方面也樹立了活生生的榜樣。
另外洪濤也是出于安全考量,運送輜重的軌道馬車全是重載,萬一剎不住追了尾,前面再有輛慢車,那自己就會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因為交通事故而喪命皇帝了。為了小命考量還是騎馬吧,累點也不去爭這個第一了。
木軌道在進入海軍大庫之后并沒馬上終止,而是繼續前行了半里路,進入一座很大的站臺。這里矗立著好幾座吊車,一看就是從造船廠剽竊來的,只是把水力驅動改成了畜力。
“……陛下請看,軌道目前只修到了潮河東岸的蘆臺,從大庫運出的輜重還需一天才能送抵蘆臺站。昨日午時參謀部的信使出發,如不出意外,駐扎在灤州的千戶此時應到了昌黎縣,天亮后可抵山海關。”
<divclass="contentadv">一見面就先挨訓,李如樟沒覺得委屈,恭恭敬敬把陸軍出征的進展講清楚。和所知的皇帝比起來,這位應該是最不折騰人的了,免去了那么多接駕的禮法,說幾句又怎么了。
說話間,西邊出現的紅色燈光和木軌上傳來的震動昭示著又一列軌道馬車正在靠近。為了給其讓路,洪濤只能停止閑聊,邊上車邊和王承恩小聲交待。
既然已經準備好了,那洪濤就不想在海軍大庫里久留。不過在走之前還得私下里叮囑袁可立幾句,再給他一個特權。
有了這些大家伙,裝卸貨物就能輕松高效不少。此時它們全沒閑著,正在往一輛輛軌道馬車上裝貨,裝滿一輛離開一輛,每輛車上不光有兩名車把式,還有兩名荷槍實彈的陸軍士兵押送。
因為他說的是實話,在參謀部建立之后海軍就完完全全掌控在皇帝手中,不再是某位將領能隨便左右的了。沒有參謀部下達的作戰指令,從總督到百戶一艘船一衛兵卒也調派不動。
反過來呢,參謀部又沒有戰場指揮權,不能像監軍那樣隨意干擾前線將領的臨陣指揮,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紙上談兵的可能性。
不等李如樟把套話說完,洪濤就一伸手把后半截全給堵回去了。和護廠隊員們可以閑聊,但與軍官們就沒功夫了。三萬大軍首次遠征,牽扯的方方面面太多,哪一樣都關系到上萬人的存亡,根本沒時間聊天。
使用熱武器的軍隊是比冷兵器先進,但也更加脆弱,如果彈藥補充不及時,戰斗力可能還不如三大營。為了防止朝中有人借機玩釜底抽薪借刀殺人的戲碼,一定要把情況往最壞方面想。
別看北直隸地區農業和經濟發展都不如南直隸,但有一樣東西號稱全國之最,那就是驛道。做為邊境防御重點,為了方便調派軍隊和輜重,從京師到山海關有一條保養得很好的驛道。
從京師朝陽門起,沿著運河過通州、香河、河西務、楊村、丁字沽,到天津衛。從天津衛起,驛道轉向正東,到北塘再轉向東北,過蘆臺、開平中衛、灤州、昌黎,從撫寧衛以南十幾里穿過抵達山海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