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海關以北千里外有座阿巴噶哈喇山,山的陽面有一座正在修建中的城市叫做瓦察爾圖察漢浩特。
這里是左翼蒙古察哈爾部的領地,有能力有資格在漠南建城的也只有一個人,蒙古大汗,孛兒只斤.林丹巴圖爾,簡稱林丹汗。
<divclass="contentadv">作為整個蒙古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瓦察爾圖察漢浩特修建的級別挺高。內墻方圓一里,由夯土壘砌,外有青磚覆蓋。城中的建筑雖然沒有紫禁城巍峨,卻也足矣展示出林丹汗的身份,草原上的皇帝!
不過這位大汗與成吉思汗比起來,從聲望到權力再到功績上都差遠了。名為蒙古大汗,能夠真正統治的卻只有察哈爾部的烏珠穆沁、浩齊特、克木齊古特、蘇尼特、阿喇克綽特、克什克騰、敖漢、奈曼八個部落。
像同屬漠南蒙古的科爾沁、札賚特、杜爾伯特、巴林、札嚕特、奈曼、喀爾喀、茂明安、烏拉特、喀喇沁、烏珠穆沁、土默特、鄂爾多斯等部,對他這位大汗只是名義上承認。
實際上卻是各自為政,既不聽調也不聽宣,連每年的象征性的貢賦都不給。而漠西的瓦剌蒙古更是連承認都不承認,雙方互相敵視。
但林丹汗的內心卻始終有個執念,要在有生之年統一蒙古各部,重現祖先榮光。只是實施起來比較難,先不說如何讓蒙古各部臣服,光是迅速崛起的女真人和老態龍鐘的大明就讓他左右為難。
眼下女真人已經在眼皮子底下稱帝建國了,同時公開與大明為敵。做為蒙古大汗,到底該站在哪一邊,或者坐山觀虎斗,蒙古各部眾說紛紜,至今也沒達成統一意見。
就拿對面坐著的這位喀爾喀五部首領來說吧,自打從漠北遷徙過來之后就一直和女真人眉來眼去的,甚至曾打算聯姻。
他此次到瓦察爾圖察漢浩特,除了送來幾十名奴隸工匠用以建城,還帶來了一個很匪夷所思的消息,大明皇帝親率兵馬御駕親征了,目前正在山海關駐扎。
“爪兒圖,大明皇帝是要出關討伐大金國嗎?”
對于這個消息,林丹汗感到十分意外,想了半天依舊沒太想明白是好是壞,不得已還得和喀爾喀五部的首領商量商量,畢竟他離的近,應該知道些詳情。
“應該是的,大金國以前不過是大明的封臣,如今卻要稱帝建國,在漢人看來如同造反。只是不知道大明皇帝為何要御駕親征,應該是氣壞了吧。”
爪兒圖是喀爾喀五部首領的小名,尊稱為葉赫巴圖魯,在大明被稱作炒花。在這次遠道而來,送奴隸工匠只是借口,探一探林丹汗的口風才是目的。
大金軍隊大舉進攻邊墻,做為喀爾喀五部首領豈能不知道原因。如果努爾哈赤事先沒有取得炒花的同意或者叫默認,就敢把軍隊派過來,那現在打起來的就不是大金和大明了,而是大金與喀爾喀五部,甚至更多蒙古部落。
那炒花首領為什么會同意大金軍隊從自己地盤上通過去攻打大明呢?四個字,族群利益。喀爾喀五部所處的地域說不上富也談不上窮,可是四周強敵環伺,要想發展壯大光靠自己的力量肯定不成。</p>